有朋友提问:“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每句减2字,有损原诗意境没?
经常有朋友喜欢做这种文字游戏。当然,诗本身就是一种文字游戏。
五言、七言绝句的演变史
诗从音乐独立成为徒歌,变成文本文体之后,诗本身内部汉字音律性逐渐增强,直到平仄格律的产生。
这个过程之中同样伴随着五言、七言这两种体裁的出现、稳固,最终成为格律体所选定的两种标准。
诗歌最早出现是二言诗,到《诗经》时期大量出现四言诗,这其中的变化,一是音乐的丰富,二就是人们对事物描叙准确性的要求更加高。文字水平不断前进,配合着音乐的丰富,字数增多,并因为两字为最低节奏而从二言诗进化到四言诗。
由于音乐的进展比较缓慢,诗又一直掌握在祭祀、宴乐等高层文人手中,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言诗,发展到五言诗,虽然仅仅增加了一个字,却用了上千年。《诗经》收集了西周至春秋的诗(前11世纪到前6世纪),而五言诗的真正展开要到东汉末年的三曹七子(公元200年前后)。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就都是以五言为主,是最为成熟的具有节奏感的诗歌体式(单音节加双音节)。
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七言诗虽然在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期就出现了“柏梁体”,但终归是游戏之作,并不流行。真正的七言诗,应该是从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开始。这也是随着西域音乐慢慢传入,乐曲节奏感变化,需要配合演唱的歌词越来越长的缘故,但是乐府诗虽然有七言,却并没有绝句的产生。
当时四句一首的绝句,特别是不怎么正式的七言格式的绝句,是被主流排斥的,认为“体小而俗”,不堪大用。
一直到初唐,诗歌开始复古运动,整合音律规则,内容则积极向上,讲究意在言外,意在诗外。绝句这种格式在王昌龄、李白等人手中终于大放光彩。同时由于七言字数稍多,比五言绝句更好发挥,逐渐成为盛唐诗人最喜欢使用的格式。
为什么好诗难改
说这么多诗歌字数变化史,无非是要说明,五言成熟在先,七言成熟在后,出现七言是因为五言的语言精准性不够,虽然五言的含蓄性、思维发散性很好,但是这世界上总不能什么都靠猜,诗人的创作如果内容稍微丰富一些,五言绝句,总共才二十个字,是无法完整地表达的。相对来说,七言绝句二十八个字就有更大的空间可以使用。
当然,这都是相对的,实际上还有五律、七律,甚至还可以写排律。
诗是精炼的文学,也就是说不论五言、七言,如果是好诗,自然就不会是废话连篇,诗中间的每一个字都是物尽其用的,否则的话,就是一篇啰嗦文章,无法在千百年的大浪淘沙中存活下来。
也就是说,我们对前人留下来的千古流传的作品,要有欣赏能力。要明白经过这么多人的阅读、欣赏、朗诵、分析下来的“真金”必然是精炼到很难修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