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以下文字是看完《你有什么可能》、《暗时间》、《精进》、《自控力》、《把时间当朋友》和《思维导图》之后的阶段小结。
美好的事物太多,而你拥有过的太少。彼岸太远,而你自身修为太浅。在未曾老去的年纪,你我对生活、远方仍有幻想。想要更好更远的月亮,想要未知的疯狂。抬头看看远方皓月繁星,心中歆羡无限;低头瞥一眼自己破衣烂衫,顿时羞愧难当。好在还年轻,有大把干劲、有大把精力。奔跑、跌倒、怀疑自己直至自我否定。
人生太短,没做的太多。还没有来得及成为那个厉害的人,可能就要老去。
计划太多,没完成的计划更多。总想和时间赛跑,却一次次输给了自己。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每天在豪情万丈与自我否定间转变无数次。豪情万丈时,觉得脑子里有无数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主意。自我否定时,不仅把那些主意统统毙掉,还把自己批判的体无完肤。这世界上大多数改变世界的事业就是这样在某个脑袋里经历的由生到死。
否定自己的原因很多,大多是基于之前的经历。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我在每个寒暑假都会给自己列一个假期作息时间表。在那份计划里,我早睡早起,极其自律。做作业效率极高,一个星期就能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每天还能空出大把时间看动画片并且帮妈妈做家务,简直完美。做完这份计划后,我心满意足的睡去,想着这样下去我一定能成为这个世界上响当当的人物。可不幸的是,这个响当当的人物在我第二天的赖床里死去了。之后的一次次寒暑假里,我都有机会成为那个响当当的人物。但他实在太过娇弱,赖床、游戏、嘴馋和见不得人的想法轻而易举的便能将它击杀。体质虽弱,这位响当当的人物繁殖能力却不赖。一个倒下,后面总有千万个站起。
在翻阅了以上的书籍后,我知道我并不孤独。上述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地球上每一个犄角旮旯不断上演。为什么?究其原因可能是你我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 NAIVE.
在做计划的时候,我心里的预设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成为人物,我期望毕其功于一役。殊不知过了这一难后面还有八十难。对路上的小挫折太过在意,因为赖床一上午就放弃整个假期的安排。
亲爱的,给你一只蝉,你是不是会以为自己能抓住整个夏天?
提高心智
之前计划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害怕面对接下来的失败。每一个计划当进行到困难的地方时,我们会隐约觉得这个困难可能难以翻越。这时惯常的做法是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吃点零食、修建指甲,而这一放就再难以拾起。
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失败,却很少有人能从失败中总结出经验和规律。见识过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我们应该能看出每个人都不完美,都会经历失败。你在心安理得的对着自己的优点孤芳自赏时,为什么不接纳自己的缺点呢?看完这些书之后我注意到一个观点——承认自己的缺点、不足并接受他,而不是因拒绝而逃避——在所有书里都有提及。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切自律的起点。
承认自己
我们的社会在集体向上看,这创造了前进的动力,同时也使我们陷入快节奏之中。在快节奏之中我们想找到最高效的秘法,想毕其功于一役。方法是有的,成功的人也不在少数,但你不是其中一个。因为你不知道或是不承认路上会有困难,自身会有缺陷。以为知道了秘法就可以高枕无忧。要解决以上问题真的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认自己的缺点、不足并接受他,而不是因拒绝而逃避。但接受并内化却太难。若要明白,又要好几年。
我在得知这一点后,便开始在不同的地方重复这一观点。我真的很着急,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了解这一观点虽然不会立刻就成为厉害的人,但起码下次要犯错的时候,你会有防备。撬动僵化的思维实在不易,毕竟组成大脑的基因序列在近千年未有大的变动了。但一旦撬动,让智慧的光照射进来,将会照亮黑暗,照明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