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设计思维遇上校招

每年9月的校园招聘,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尤其是在这个人才造就时代的今天,聚天下精英而用之,在几乎所有的企业中人才短缺常态化趋势都愈加明显。

于是,HR们早早撩发上阵,手持校招作战图布局校招战役,投资拍摄堪比美国大片的MV,导演各种苦情篇、励志篇、穿越篇、复活篇,设计最完美的招聘模型工具,调研分析毕业生薪酬市场走势,裁剪流程,宣传造势,征集有颜有才的宣讲男女猪脚等等。貌似这样,就能从上万候选者中,选拔出精英百人。


这样,就可以笑等小鲜花小鲜肉了么?

NO!NO!NO !

有一条才是制胜关键,却往往被!忽!略!

大片看了激情过了就结束了,大牛喷了激情过了就结束了,你触动用户的内心了么?

你的用户画像是什么样的?!你的用户在想什么?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吸引用户?!

买赠?会员?事件营销?

Role play? Cosplay?

直播?点赞?红包?

微信朋友圈、H5、快手、吃鸡、最强大脑、王者荣耀?

无人机发送Offer?


再来一波~

“某度“校园招聘街采中,主持人一路抓了路人询问“工作为了啥”,路人大多的回答都归结为“生存&赚钱”。忽然出现一位小哥说“工作是为了开心,不然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开启了360度炫公司模式#¥%^...&*#¥%^&.......,吃瓜群众和主持人纷纷羡慕嫉妒恨,直到结束时视频闪过某度校招主题。

“某易“的“互联网猪厂招聘了”校招神曲皮革厂的画风“简历免筛选免筛选免免免免筛选”刚上线就冲上新歌榜第二名,仅仅一天就收到了4000+简历。辅以“校招黑幕曝光,看同学手撕HR”的自黑视频真是格外讨人爱。

“某讯“校招推出国内第一档网络在线综艺秀直播宣讲会Live Show,娱乐风十足的主持,展示真实工作生活空间的VCR,业务团队组成的天团进行才艺展示现身说法,历届校招师兄姐的liveShow和对话,辅以HR观察团从旁助阵,让毕业生在宿舍,啃着炸鸡喝着奶茶,就能观看并且参与场内场外互动,这种不限时空地点的宣讲形式瞬间爆红网络, 秒杀其他公司宣讲会,流量和简历暴增。不仅如此,“某讯”打造了一档校园招聘故事档节目,被称为招聘界的“康熙来了”,更是圈粉无数。

“某度”校园招聘携手热门综艺《中国有嘻哈》人气选手艾某创作主题曲,在总决赛期间发布,从歌词到MV场景,大玩“科技+Rap”的Feel,用酷炫的科技感带你装逼带你飞。

而昨天,我周围的HR中已经有妹子去学爵士舞抖音校招了!!

HR们已经被逼到要学唱歌跳舞录抖音才能招到心仪的毕业生了么?

清楚了没有?!

这些屌炸天有逼格的校园招聘新场景,原因就是始终围绕着新生代毕业生们的喜好和最关注的内容开展。谈情怀已经不能让新生代鲜肉鲜花们过瘾,你得时刻准备好魔性大发,一手情怀,一手娱乐。

真正去了解你的用户,真正了解他们是谁,他们的不同时间段关注什么。

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


然而,这些不是我想说的。

思特沃克中国区MD胡凯提到数字化人才的4个特点:Design Thinking,Business Insight,Modern Engineering Practice,Agile Culture。


如果我们用设计思维来摩擦校园招聘,会发生什么?

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 不等同于设计师的思维,它是以人为核心的方法论,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的流程,确保得到创造性解决方案。


用户洞察(Insight):收集对象的真实需求, 分析收集到的需求,找准问题。

头脑风暴(Ideate):打开脑洞,创意点子越多越好

快速原型(Prototype):把脑子中的想法动手作出来

实施调整(Test):优化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的精髓是,为特定的人解决问题。


如果用设计思维来设计校园招聘。。。。


#用户共创,才有洞察#

试试看邀请用户(毕业生)参与到校园招聘流程的设计中来。

那就发金数据调研?或者找小朋友做访谈?

NO! NO! NO!

这些做法,只是把用户当成了工具,并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智慧。

那,要不邀请小朋友来公司开个午餐会?

这样,我们还是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洞察。


试试看邀请若干名来自不同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和我们的校招小组组成团队,分成几个小组,探索真实的校招课题。

这个课题太大,可以拆分几个子议题进行头脑风暴:

·      对“职业生涯第一份工作”有哪些期待

·      吐槽那些招聘过程中令人不爽的场景

·      用户群有什么标签,有什么追求,混迹在哪里


用户深度参与及共创

一天下来,必定收获满满。用户的故事往往都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且,你有了代入感,有了同理心,有了新的视角。


你以为用户关注的是在你这儿可以学到什么,其实用户更关心的是在你这儿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需要具像成一种体验和真实的场景。

愿你确认过眼神儿,招到对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