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寿命不断延长,心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威胁城乡人群生命的第一号杀手。冠心病、脑血管、主动脉等病变导致的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以及主动脉夹层的恶性事件,常常会在人们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其极高的致死率、致残率以及高额的医疗花费,治病所带来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使得每个患友的家庭都苦不堪言。因此,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避免其带来的危害,是最佳的方法。美国退役军人事务部曾在其研究中发现,18岁左右的青年即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改变。因此,我们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血管的病变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预防心血管疾病不应只从中老年后开始。
想预防疾病的发生,就要从它的根本加以控制,也就是了解其发病过程。目前的医学科学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形成的首要病理机制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过程大概就是:动脉内膜因为各种原因损伤(高血压、炎症),出现破损,一般小的破损,血管可以自行修复;但如果人体出现了内环境的异常改变(如血糖、血脂增高),就会在血管损伤后继发严重的炎症反应或氧化应激反应,引发血小板、脂质、炎症细胞沉积在血管壁内,引起粥样斑块形成。因为斑块长在血管内,所以千万不要妄想将之清除掉!(所以但凡说根治粥样硬化,或无损取出斑块的都是骗子)
病理原因了解了,那么我们就要从根上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就是避免血管的损伤、增强血管本身的韧性、避免内环境紊乱以及控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方法来了:
1.保持健康的生活态度:健康不单只是身体的,更包括心理的。每天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人!”(正向的心理暗示法)使自己充满自信、积极、乐观、自律的生活态度,可以让我们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不良的嗜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同时更容易接受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面对疾病时也更加积极的面对挑战。
2.定期体检:从了解自己的家族史做起,如果家人曾罹患心血管疾病,那么我们对体检的态度则需更加积极。无论年龄大小,每年一次的体检时必不可少的。根据体检结果,调节生活方法、饮食方案以及工作计划。发现异常,积极配合治疗,把自己身体状况时刻保持在良好的状态,既能避免内环境紊乱导致血管的损伤,也能减少体内各种异常炎症因子的产生。
3.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均衡的、符合自然法则的饮食,对我们的健康越为有益。例如:既往谈虎色变的“全脂牛奶”、“黄油”等食品,经科学实验得出结论,其对心血管其实有保护作用;而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人工合成”却被发现了对人体的慢性损害。所以我认为:均衡适度的饮食是健康的关键,其原则应给就是不过分挑食,各种食品、口味按照生活地区、文化、宗教信仰等需求,丰富摄入,雨露均沾,切忌暴饮暴食,保持七八分饱为佳。我不吃主食、我不吃肉、我不吃菜诸如此类,如果不是因为确实疾病禁忌,还是不要给自己过多暗示,这些食物中的各种元素的相互关系,是我们目前人类科学还无法解释的难题,而正是这些丰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着人体内环境的健康平衡。
4.充足的水分供应:缺水会导致血容量下降、排尿减少、血压不稳定。这些都会导致体内环境的紊乱、
血管壁在波动的血压中受伤,同时对身体有害的毒素不能顺畅排出。因此,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入量对
于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意义重大。
5.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吸烟、饮酒、熬夜、缺乏运动,其根本性的作用原理,都是改变了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使得血管剧烈收缩舒张,引发其损伤并修复不良。有些朋友总说:你看人家某某,吃喝抽一辈子,活到90多岁,而那个谁谁谁,啥嗜好没有,却….而实际上,您说的那个只叫个案,我们医生是从大群体的统计结果中得出的结论,一句话,吸烟也许只对某某那少数群体损害可忽略不计,但对大多数人足够致病,相当于买彩票,您还是不拿大奖的几率更大。
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得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有所下降或推迟发生。为什么不能说绝对避免呢?毕竟我们还有很多的未知病因需要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探索发现,并加以解决。比如基因缺陷、转录RNA问题等等,但我想,终有一天,心血管疾病的首席杀手帽子会被摘掉,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