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人物名字带有玉的有这么几位,首先是正主贾宝玉,林黛玉;接下来有林黛玉的分身带发修行的妙玉;管家林之孝夫妇生出来的伶俐女儿林红玉,后来改做小红的;含冤投井的金钏的妹妹玉钏;宝玉的私密好友蒋玉菡、私塾同学玉爱;贾宝玉的一个对应人物甄宝玉;还有刘姥姥口中编造的那个女孩茗玉。
林黛玉曾经拿着宝玉写的偈子问他〝至贵者为宝,志坚者为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玉在古代被认为是身份尊贵的象征,同时又代表了高尚的气节,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因此,名字带玉的大多都有不同于常人的高洁和智慧,心灵较为剔透、美好。
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个人的追求,与当时的封建主流价值观所不同,他们真纯善良,追求自由平等,是曹雪芹重点讴歌和赞颂的对象,是《红楼梦》当中最主要的两位人物。
妙玉是带发修行的女尼,妙玉的身世与林黛玉有太多类似之处,出身名门且原籍也在姑苏,小时身体一直不好,终究自己出了家才好,个性孤傲、文化品位不俗,于诗书琴茶都有相当的研究。只是最后命运不济,一块美玉落入污浊当中,也揭示了世俗社会对美好善良的青春女性的摧残。同时,她作为林黛玉的一个分身,也处处暗示了林黛玉的悲惨结局。
林之孝是荣国府的管家,他有一个聪明伶俐且长得漂亮的女儿叫林红玉,因为玉字与宝玉、黛玉犯重,因此改名为小红。小红初始在宝玉的怡红院里当个三等的丫鬟,其伶俐是无法得以发挥的,后来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凤姐慧眼识真,要到了自己那里,使小红算是凭自己的本事和见地,得到了上层的重视,这也说明,名字中凡带玉字的人必然是有一番不俗的见解和超群的能力的。
茗玉是刘姥姥进贾府讲故事时杜撰的一个女孩。讲到庄户人在雪后,忽见一个长得极其标致的女孩子在雪下抽柴。茗玉的出现只是为了揭示黛玉的悲惨结局,据考证,黛玉也是在17岁时夭亡的,同时柴取自木,伐于林,揭示了茗玉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后来,据刘姥姥说,乡下人还为这个女孩儿塑了一尊像,宝玉还派小厮茗烟去找,这说明宝玉对茗玉的重视,其实也就代表了黛玉死后,宝玉一直在心里惦念着黛玉,即使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也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并且终究为此抛弃红尘中所有一切,出家去了。
玉钏儿也是王夫人房中的丫鬟,是含冤跳井而死的金钏儿的妹妹,金钏之死,在王夫人看来也是一桩罪过,不是她的本愿所为,因此把金钏的月例也都给了玉钏,她成为唯一拿双份月例(每月二两银子可是姨娘的待遇了)的丫鬟。玉钏因为姐姐的悲惨早夭而对宝玉心含怨恨,因此也不与宝玉过分接触。玉钏儿的戏份比较足的是一次,宝玉挨打之后,她代宝玉来尝莲叶羹,也算原谅了宝玉的过错了。
最后说一下,名字中带玉字的青年公子,有三位:一个叫做甄宝玉,一个叫做蒋玉菡,还有一个叫做玉爱。
甄家与贾家为世交,两个宝玉,年龄相仿,相貌面容也高度相似,同时幼年时的那些怪脾气也是相同的,比如与姊妹的和气,对女孩子的那份重视与爱怜都是高度一致的。只是后来贾宝玉依旧坚持自己,不为世俗所左右,痛恨仕途经济,将之视为禄蠹的思想依旧不改,可是甄宝玉已经完完全全被世俗改造过了,全然已走上正轨,让贾宝玉见到之后分外失望,这也说明一个人能够不为世俗所左右是何其艰难,要宝玉保持出自本心的那一份追求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同时一个真(甄)一个假(贾)是按照世俗观来进行命名的,但是读者都会知道,那假的其实才应是真,真的可能才是假。
蒋玉菡,原是忠顺王府养的戏子,与宝玉偶然相见,两人情投意合,并且互换了腰带。他的出现是代表了下层人民的纯良真诚,和对生活的追求。特别是曹雪芹遗失的原著中,后文宝玉有在狱神庙的一番遭遇,蒋玉菡和袭人夫妇还供奉宝玉与宝钗的生活。
玉爱是宝玉在上私塾时碰到的一个同学。那少年长得也颇有姿色,勾起了薛蟠的龙阳之性,他的出现只为了显示在上层的青年男子中男风也格外盛行,有些小户人家的男孩也只能充作那些权贵的孪童,也有几分泰国人妖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