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时是住校的,每周末同学们才可以回家,由于我离家远,交通不便,所以几乎是每月才回一次家。周末学校食堂也是开着的,不用担心饿着。
在周末时,我常常一个人呆在宿舍,或者教室,又或者到操场上一个人荡秋千。我不愿回家,不是因为远,而是因为没有车费,家里穷,每一分钱都要计划着花。而且每到周日下午,回来的同学都会带来好吃的,煮鸡蛋,炸油饼,炒鸡肉等,还会有漂亮的新衣服,而我每次回家除了战战兢兢的向父母亲讨要生活费,就是带一大罐咸菜回来。我家兄妹六人,我知道父母生活的不易,每次生活费母亲都要去别人家借,或者提着鸡蛋去镇上换钱。我是班里唯一穿补丁裤子的女生。好在,我学习好,总能得到老师的夸奖,那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让我在那个多愁善感的年龄,感受到一份生活的美好。
在周六的下午,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寂静的教室里写日记,写我的穷家,写我难过的心情,孤独自卑,伤心无助,然后就是放声大哭,眼泪肆意地流淌……不知过了多久,哭累了,才回宿舍!
后来成年,每当遇到不开心的事,就会躲起来哭,想起那个场景,喉咙发紧,胃部难受,一种抑制不住的悲伤情绪就会瞬间泛滥。直到我明白,原来身体是有记忆的。
所以,现在,当不开心的事情发生时,我是有觉察的,就立刻去运动,健身,看正能量影片,调整自己,不让自己陷入情绪的黑洞里,久久地出不来。
上学时,有时实在觉得迷茫失落时,就去摘抄一些名人的语录,激励自己,不要放弃,不要恐惧,未来是有希望的。
到现在,我也还保持着写日记和抄写适合自己心境的文字的习惯。
我现在也很少痛哭了,已经能调节自己的心情了,我觉得及时的察觉,及时的调整,非常的重要,不要让坏情绪吸走你的能量。
❤️今日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