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说有位富翁到海边散心,看到渔夫悠闲的晒太阳,于是问他怎么不去打鱼?渔夫说已经打回来了。
富翁又问,天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多打些?渔夫说吃不了浪费,不需要。富翁说,剩下的可以卖钱买大船啊。渔夫奇怪,买大船做什么?富翁说,那样可以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盖大大的房子啊。
渔夫笑了,我天天出海打渔,要房子干嘛?富翁说,你赚够了钱,就不用出海打渔了啊。渔夫问,那我做什么?富翁回答,到时候你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天天都能晒太阳享清福了。
渔夫哈哈大笑,难道我现在不是正在晒太阳享清福吗?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时,很多人曾感慨富翁忙碌一生的追求如何可笑,赞美着渔夫泰然自若的大智慧,出于仇富心理,当故事里的富翁被反驳到无言以对时,观者觉得大快人心。
我原以为,渔夫这样的神逻辑,确实无懈可击,可很多年之后的今天,我才发现,不过是写故事的人希望富翁无言以对罢了。
你所安享的无所事事,就不算虚度光阴——这是伯特兰·罗素的名言,听起来仿佛就像渔夫的话一样消极,又仿佛渔夫的话像这句名言一样富有哲理,事实上呢?
比尔·波特写了一本寻找隐士的记录书籍——《空谷幽兰》,它鼓励着中西方的读者享受独处与静修的乐趣,但却不是为了离群索居,消极处世,而是为了让大家拥有更深的觉悟和仁慈,以及看待世界的智慧。
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因为他们都有同样的自信,智与愚之间,有时竟如此相似。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初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后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停留在初始的自以为是,与看破后的淡然处世,看起来一样,实则已跨越了丘壑般的境界。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是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此时的无所事事,是心中明了,无挂碍的,是洞察安享,而不是游手好闲。
愿你我有一日得安享无所事事,看世间万物一如最初,也许只是偶有一日,却绝对不是虚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