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在朋友圈里被点开最多的东西,性格测试类的程序必不可少。这些测试以不专业著称,只需要最少的信息,比如名字和出生日月,就能给出洋洋洒洒的结论。
有趣的是,这种性格测试的游戏稍微变一下样子,经常能够刷爆朋友圈。看到朋友们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的测试结果,我有时候也会好奇去自己测一下。虽然我知道这样的结论是没有意义的,但我还是有很强大的点进去看看的冲动。
我意识到许多人对人格测试的欲求应该和我差不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无法抵挡性格测试的诱惑呢?
1
先回忆一下我被引诱,参与测试的路径:
在朋友圈,我一般先是看到别人晒出的测评结果,紧接着,把自己对他的日常印象和他晒出来的结论进行对比。然后我会忍不住想知道自己的结果,进而点击测试一下。在得到结果后,如果觉得结果比较准,会决定分享出去。
当我看到别人测评结果时候,我会下意识的想到两个问题:一、他真的是这样的人,和我的印象有出入吗?二,那我又是什么样的人?
其实我并不清楚我们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只有模糊的概念。我是内向还是外向,我是稳重还是浮躁,我是仁善还是刚正?我们很难只通过自己来看清自己的样子,所以会更在意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样的。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母亲么,我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么,我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么?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别人的评价勾勒出我们自己的画像,影响着我们的行动。
因为对自身的模糊认知而带来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非常的不舒适。很少有人能对自我进行完整清晰的定义,所以会尝试过整合其他人对自己的点滴评价,拼凑出完整的自己。但这个过程太复杂,太麻烦了,远不及一个只要输入身份信息,就可以得到结论的测评游戏。当你需要照镜子的时候,才会明白商店门口的玻璃根本不能满足你的需求,你急需要一扇真镜子。
2
为自己的性格寻找确定性的答案,就是我们热衷于做性格测试的全部理由吗?也许这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还需要解释为什么,我们只分享我们想分享的结果。
想知道自己做一件事的深层理由,观察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比如想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要打游戏,可以观察他从游戏中得到了什么,是成就感,和人互动,还是居高临下的感觉?
通过性格测试,我们会有三个必然结果,第一,预期中的评价,第二,意料之外的评价,第三,与预期不符的评价。
看到同学的考试成绩,我就能大致知道这次考试的难度,也会对自己的分数有相应的预期。同样,看到别人的测评结果,也会对自己的结果有一个预期。如果得到预期之外的评价,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一般能一笑而过,因为自己都没有预期到,可见不是很重要。
看到与自己预期相符的结论,就会情不自禁地点头;看到与自己预期相悖的,要么否认,要么直接忽视掉。如果不相符的太多,就会为这个测试贴上“不靠谱”的标签,自然也不会分享结果。如果与自己预期相悖的标签很少,那么我们很可能会分享出去,甚至补加一句:“这个测试挺准的”。
做这种游戏不可能客观认知自己,我们真正想要的,其实是有东西能给我们想要的,确定的答案,好让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都是正确的。很多测试游戏的结果几乎就是吹捧。以为要的是高清相机,其实要的只是美颜相机。
3
用测试结果来佐证自己对自己性格的认知,不过是在加强自己对自己的偏见。
所谓性格,并不是单方面的好或者坏。两种矛盾的性格,只是一个特性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陌生人眼中的慷慨,很有可能就是家人眼中的败家;日常工作中的谨慎小心,决策时就成了犹豫不决;学术研究中的严谨,在社交时就显得不幽默。
我们之所以接受一种标签,是因为这个标签,总的来说给我们的好处多一点。换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拿这种标签当做我们不恰当行为的理由。比如一些人很喜欢直肠子这个标签,来掩盖自己粗鲁没礼貌,不顾及别人的不当行为。他们不仅拒绝去改正这些毛病,而且坚信这个特性无法更改,天生如此。而这一切只是因为这个标签好用。
4
那么在探究自我人格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方法和态度是值得推荐的呢?
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性格是可以改变的。观察自己从小到大的变化,我可以清楚看到,我的性格是从极端内向转变为较为内向。同样去了解性格对自己行为的影响,当你是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那你是在寻找解决方案;当你坚信性格不可以改变,那你只是在寻找理由和借口。
研究自我个性的最佳方式,是观察我们的行为和选择。正规点的性格测试问题是通过给定特定的情景,要求你做出选择并进行评判。
想要客观了解自己的个性如何,就要经常记录自己行为习惯,通过大量的客观的数据记录,就能更客观地判断自己的性格了。
探究自己的个性,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作为失败的借口。当你通过不断探究,开始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特性,并且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改变,就不会热衷于这些性格测试了。当然,当做游戏玩玩,博君一笑,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