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这个词,乍一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远。总以为它是属于艺术家们,是高雅者的研究对象,很难与我们寻常人家套上近乎。可是,如果你真的留意一下生活,那些艺术,其实无处不在地存在我们周围。
王小波在他的书中说道:
“我念过文科,也念过理科。在课堂上听老师提到艺术这个词,还是理科的老师次数更多:化学老师说,做实验有实验艺术;计算机老师说,编程序有编程艺术。老师们说,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则是艺术;前者有判断真伪的法则,后者则没有;艺术的真谛就是要叫人感到好,甚至是完美无缺;转授科学知识就是告诉你这些法则,而艺术的修养是无法传授的,只能够潜移默化。这些都是理科老师教给我的,我觉得比文科老师讲得好。”
这段话和我的经历如出一辙。我热爱文学,却崇尚自然科学,两者都是艺术。
王小波是一个边缘作家,他的作品不受主流认同。在写作这条道路上,他一直在挣扎,试图给这个世界创造一点“美”的事物。生前冷寂,逝后爆的大名。在那个狂热的时代,能够冷静、理性的看问题者,就是一个不被时代所待见的异类,王小波就是这样一个异端。
喜欢看王小波的书,绝不仅在于我与他本科都学的化学的巧合,而是他的观点太前卫了,运用科学逻辑以文学的方式理性的阐述世间百态。
我经常会想,什么是艺术?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艺术迄今为止依旧没有公认的定义,目前广义的艺术乃是由具有智能思考能力的动物,透过各种形式及工具以表达其情感与意识,因而产生的结果。艺术不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其他相对高等的动物。
我很茫然,然后在脑海中努力搜索我最喜爱的艺术作品,仔细回想,是否有那么一个画面浮现在我眼前。
余音绕梁,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乔丹的滞空,科比的后仰,詹皇的力量。它可能就是一个标志。
再次呈现在我眼前的是,朱茵眨眼的深情,林青霞喝酒的俊秀,王祖贤穿衣的妩媚,张敏回头的蓦然,赵雅芝拂袖的灵气,邱淑贞咬牌的撩人,周润发进场的冷酷,梁朝伟眼神的抽丝,张国荣转身挥手的清新。它可能就是一瞬间。
它可能就是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段古诗词,一首莫扎特的音乐,一个蒙娜丽莎的微笑,一座胜利女神的雕像。
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这个作品如此特殊?为什么它在我脑海中久久盘旋?
我不知道我的答案是否完美,但我试着去学习并总结。
一切艺术的生发都来自于我们的双手对自然地触碰。没有物质属性的浸润和催发,艺术何以能够出现呢?“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任何远离了生活之本、自然之真、人性之善的“艺术”,都必将被艺术史所淘汰。艺术从来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它将自然无穷的眷爱与人类质朴的心灵汇聚一处,使得我们能够倾听到天空的言语,触摸到泥土的芬芳。
艺术之美在于它凝结了人性的光辉。
列宁听完贝多芬“激情奏鸣曲”后说:“如果我一直听着这首曲子,革命就不可能成功”。
那些真正聆听音乐,热爱并享受艺术的,难道会是坏人吗?
白云起,郁披香。离复合,曲未央。
心受净土之诱,身坠现世之约。理想向往的崇高和现实境遇的尴尬,逼迫着无聊的叹息。我们穿梭在钢筋混泥土构筑的城市森林里,居住在壮丽高耸的格子房屋中,使用着随时不能离身的机器,吞下明知不是食物的食物,低头不见大地,仰望不见星空,不叹息,又将如何?
古人云“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可是,面对着当下这纷杂躁动和急速运转的世界,我们既不能采菊东篱之下,自得于静寂独处的田园生活,又不能彻底地抛弃内心的向往,将儿时的记忆完全忘却;既不能真切的生活在这现实的土地上,又不能感知自然与上天的触动,我们又如何能够“悟言一室之内”,亦或“放浪形骸之外”呢?
在这人生的逆旅中,它只能如一团篱落的残花,被风时而吹散又聚拢。如果说我们还有希望,那就是随着这花瓣飘落的几粒小小的种子,虽然被冰雪所覆盖,也必将矗立于大地之上,生长在天空之中,这便是内心之诚和艺术之真。
我热爱艺术,爱的难以用言语表达。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它是永恒。我走进艺术的世界,从无知走向丰富,从浅薄走向深刻,从浮躁走向平和。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一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不必什么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够了。为了我知道的这些,我要感谢艺术,并用一生来学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