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带女儿去跳舞,她一踏进舞蹈教室的门就开始豪头大哭,死活不愿意跳。我了解女儿,知道她非常喜欢跳舞只是不愿意拉筋,于是下定决心要推她一把,可怎么‘推’是个问题,思想秒斗争后,我选择跟她讲道理,这符合我一贯的养育态度,可我小看了她的犟劲,这股劲头一上来整整持续了1个多小时。
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的身体里出现两个声音,一个告诉女儿:害怕是情绪要做勇敢的小战士;一个告诉自己:不说了直接抱进去。在场的小孩中只有女儿在哭,哭啊哭啊哭成了焦点,刚开始我只听得到女儿的哭声,慢慢的我听到了旁边家长们的碎碎念,不认真听也听出了大概:这个妈没辙了。
一堂课两个小时,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把女儿劝进门,也确实是没辙了。我担心时间就这样耗完了,课没上成下次来她还会如法炮制,于是强行把她抱了进去,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一进去她就不哭了且很快融入到了小伙伴中。她的变化让我既开心又郁闷,早知道能这么快解决问题,我为什么要花这一个小时。
让我更郁闷的是,女儿的变化成了其他家长观念的证明:不能照书养伢,不用跟伢说什么,直接抱进去就行了。事实摆在眼前,我反驳不了,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事后想想,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不能照书养伢,虽然遇到问题没能解决,那也不是书的问题,书里的方法如果能解决所有问题,养伢就太简单了。
不是书的问题,当然也不是伢的问题,我始终相信小伢的问题行为不是伢的问题,而是伢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把问题归给伢,就会想着搞定小伢,而把问题看作是小伢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会想办法帮她去解决。
问题不是书的,不是小伢的,只有是我的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不会当众和孩子沟通,也许私下说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