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空
期中考试过后,家长们,你们焦虑了吗?
同样一份80分的语文试卷带回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爸爸,我语文考了80分。”“怎么才考了80分,你是怎么考的?人家隔壁小明考了100分呢?每次考试都考这么点,丢不丢人?”孩子听后,默默地回自己房间。
场景二:“爸爸,我这次考试考了80分,比上次多考了5分呢!”“哦,爸爸忙着呢,你自己看会电视吧。”
场景三:“爸爸,我这次只考了80分。”“哦,儿子,看起来你有点难过。爸爸相信你已经努力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题都错在哪里,下次争取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在这几个场景中,你看到自己的影子了吗?
相信场景一中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现在“分数论英雄”的时代,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是非常关注的。每次大考,我们甚至比孩子还要紧张。看到成绩,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看着孩子的成绩单,你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他未来上不了好的中学,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生活不好,可怎么办?
那你了解孩子成绩背后隐藏的信息吗?以及这些对话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吗?
场景一中的家长是焦虑型。只看到了孩子的成绩,认为是孩子不努力造成的结果,把关于成绩所有的责任让孩子来承担。当孩子听到这段话后,他内心的独白是:我是个很糟糕的人,我很笨,我不行,我不如小明优秀。
场景二中的家长是漠不关心型。在我周边,很多孩子的学习是妈妈来管,爸爸不论是工作忙还是喜欢打游戏、忙自己的事,对孩子的关注度不高。当孩子看到爸爸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成绩,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时,孩子的独白是:我是不重要的,我是一个不被在乎的人。
场景三中的家长是我们所期待的正面管教的家长,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关注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揪住现在的结果不放。这时孩子的内心独白是:一次失败不算什么,我还是可以的,我可以再试一试。
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更喜欢哪一种方式呢?
正面管教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方式。其中有个理念是:当孩子们感觉好时,他们才能做得更好! 反观我们自身,是不是当你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你才更有动力去把它做好?当你对这件事情很反感时,即使不得不做,你也会把它做得乱七八糟?我们的孩子也一样!
那么当我们看到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考卷时,到底该怎样做呢?正面管教4个步骤帮助你找到方向。
Step1:倾听、认同孩子的感受
你可以找个双方心情都比较平静的时间,坐在一起,问一问孩子对这次考试成绩的感受。如果孩子说:“不太好。”那你要重复孩子的话:“哦,这次考试你感觉不太好。是那些地方让你产生这样的感受呢?”引导孩子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也许他自己就开始反省,哪些题是不该错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先不要急于纠正。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在与孩子建立连接。纠正之前先连接,关系大于一切。
Step2:诚实地表达你的感受
冷静、诚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歇斯底里地发泄自己的怨气。比如可以这样说:“对于你这次考试成绩,我感到有些遗憾,因为我注意到,有好多的题目你本来是可以做对的,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再研究一下问题出在哪里,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感到……(感受),因为我注意到……(描述事实),我希望……(说出期望)”是正面管教的一个标准句式。这种标准句式的练习能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Step3:关注于解决方案,善用启发性问题
当孩子的成绩出现问题时,我们最终关注的应该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在那个糟糕的情绪里。应该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错误,以及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善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制定计划,而不是家长安排好了直接告诉他。一起讨论学习任务的多少、学习的次数等等。
Step4:花时间训练
孩子的考试不止是孩子的考试,背后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建立,这些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的。所以对于学习计划的实施,家长们不要指望把计划贴在那里让他自己去完成。家长负责陪伴、提醒,甚至是指导。一起克服困难的感觉会让孩子更有力量,因为他背后是强大的父母的支撑。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希望孩子成绩好,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要求自己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学习呢?
如果,孩子的学习,你总会有办法,那你还会焦虑吗?你拥有的是强大的心理底气,孩子感受到你内心的力量,他自然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