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实验室创始人们写的第二本书,第一本书是《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是关于如何想象的,这本书《设计你的工作和人生》是关于如何实现那些想象的。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意义,学习的意义,工作的意义,活着的意义,那怎么样让它变得有意义呢。书中介绍了设计思维的六中心态,“好奇心、努力实践、重新定义、专注、深度合作、故事思维”。
“好奇心”驱动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有兴趣的事和人,找到趣味。“重新定义问题,问题已经解决一半了”很多时候我们当下觉得是个问题并且是很严重的问题,过段时间再来看重新来定义问题,发现很多问题已经解决或者已经不是那么严重了,问题变小了。反思自己也会发现我们的思维其实也是有很多误区的,总是会被各种坏问题困扰。
“专注”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在读到这个章节的时候我发现“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不是很专注,我不清楚自己的思维过程,很多时候思维甚至是有些混乱的。优秀的设计师是非常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该专注,什么时候该爆发。
“深度合作”近些年职场出现比较平凡的词,我的理解是知己还要知彼,不要只关注自己的世界,要走出去多了解别人,了解合作伙伴,了解竞争对手。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情感链接才能更好的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信任是一切合作的基础。
“故事思维”是本书新增的一种心态,会讲故事也是一种能力,人人喜欢好故事,故事的真实性才更吸引人。保持好奇,努力实践,建立很多原型,那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讲了。
书中精要的设计思维,确实为混沌人生提供了别开生面的解法。它强调“原型设计”,正如设计师创造模型进行测试一般,鼓励我们在人生诸多可能性中勇于尝试小规模实践。这种“试错”式探索使人生选择不再沉重如山,反而变得轻盈而可触。书中那“奥德赛计划”的构想尤其精妙——勾勒三种截然不同的未来图景,昭示着人生本不必拘泥于唯一标准答案,这便给予我一种心灵上的解放。此外,设计思维的核心“以人为本”,也在提醒我们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而非盲从外在规训。这恰如书中所言:“设计你的人生,意味着你开始相信你的人生在你自己手中。”
特别推荐大家尝试“美好时光日志”(我学到了什么、我发起了什么、我帮助了谁)是一个简单的工具,用来关注和记录投入关注收到激励,以及进入心流状态的事。
幸福的秘诀之一就是学会享受你所拥有的,与你挣多少钱、你的社会地位、或其他衡量成功的外部指标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调整心态为“知足常乐”,接受现状,用“当下足够好”的思维来重新设计自己的工作或人生,保持好奇,与人交谈、不断尝试,然后就开始讲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