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现在是凌晨一点,有人在睡觉有人在刷微博。自从学了这个专业感觉组织语言的能力越来越下降,真的有必要多写点东西来恢复一下。
其实只是说了这样几句话就感到不容易,希望能慢慢拾起拿起笔写下字就滔滔不绝的感觉。大三下学期,还有六天就到寒假了。还有10天,距离你离开的那天,已经整整三年。
最近经常在回想,三年,在这三年里我都做了什么。迷茫,逃避。这是我最先能想到很贴切的两个词。我发现我性格的弱点给我带来的痛苦越来越大,后来开始对自己不断地怀疑,又不断地失望。我一直在找,这样的生活里,到底什么才是有意义的。
学校公寓的门口有一条深入地下的小街,从入口到尽头,里面各样的小吃店。灯光昏暗,通风不好,雨天的时候地上布满脏脚印。虽然这样,还是很多学生愿意来这吃饭,打包或者带走,因为性价比高。有一天我一觉醒来已经错过了饭时,去那条街里买晚饭。吃饭的人少,路过的人多。在一家店的对面两个大叔支起了简易的桌子下象棋,周围一群人围着看,刚比桌子高一点的小孩也在中间,不知道能不能看懂。很普通的场景,却突然觉得心有安慰。我无法清楚表达那是怎样的感觉,就是好像觉得自己是真实活着的,那真好。迷茫也好,为课程担心也好,怎样的感受都好,关键是我可以感知到它们。我喜欢不经意间感受到的生活气息,让我觉得心里充满生机又安定。
小街的入口处有一部通向二楼的楼梯,钢板的踏步,雨天很滑,晚上走很危险。二楼的尽头处有一家书店,老板是一个老爷子,经常戴着眼镜用ipad看剧。书店很小,大概15平方米,除了他坐的椅子,店里还有一个旧沙发椅,垫子上总是有灰。每次去我都忍不住想买书,但是我已经攒了很多本新书没有看。第一次觉得这家店很棒,是有一次在那等同学一起去做调研作业,上午8点多。书店在一个旧商场里,位置接触不到阳光,任何时候都要靠灯光维持照明。我去的时候他店里是没开灯的,他搬了个马扎在门口正揭开电饭锅舀饭。我问,是不是我来早了还没开张?他笑着说,只是没开灯,不是没开张。说着进屋打开了灯,又回去吃早饭。后来他又照旧坐在那里看剧,我随便翻翻书,这时进来两个女生,问这里有没有卖《说文解字》。他不假思索的答说,没有卖的,应该明天会到。
这个回答让我觉得他像一个跟书店生活在一起的侠客,对店里的每本书都了如指掌。这样的了解和图书大市场里的检索器不是同一种气质。还有一次,我在店里找了很久也没找到要买的书,他看不下去就问我是想买什么。我说,我要王小波的《红拂夜奔》。他一抬下巴,在那边架子的上面。难为我300度的近视,向上看也看不清书名。老爷子过来帮我拿下来,我问他还有没有其他出版社的,他又从更高的地方拿下来两本。付完钱,他在账本上对着标价记好帐,笑着跟我说谢谢。
一个不大的书店在人来人往的学校闹区很有气质。它的存在让我每每想起都心声温暖。妈妈说,她小时的梦想是做图书管理员,给每本书排序,贴标签,记录出版社信息。后来希望有一间书店,最好后面有个菜园。
说了这些,其实只是来给自己些鼓励和安慰。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要面临的事情都很多,好好活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苦闷也好,感觉挥霍时间也好,开心也好都是活着才能体会的事情。而当你遇到一件事,一个人,甚至一句话让你瞬间热泪盈眶,恭喜你,这是馈赠。鼓励你无论怎样都要认真生活。
想到这些觉得心里有了安慰,就像有天梦到妈妈,在梦里,好像是午后的饭桌上,她笑着跟我说,你要相信你自己,也相信我会保佑你。醒来后觉得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