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现在表现笨拙,但我们知道这是一切美好未来的起点。7/364)
很早之前就听过这句话,但一直处于很浅的认识。这是属于我们都知道是对的,但没有正确使用的道理。
“尽信书,不如无书”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摘录百科上的内容: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意思是,不要盲目相信书上的内容,要经过自己的理解和选择。
道理好像很直白,但有时候会有理解上的偏差。原文中的“书”指得是《尚书》,在没有了解原文前,我还以为就是普通的书,广义的书呢!《尚书》被列为重要的儒家经典书籍之一,是比较权威的书了。在这里孟子的意思更倾向于不迷信权威。
然后,我们在引申其含义时,应该理解为:完全相信某一本书的内容,还不如没有这本书。我们都知道书的核心在于里面的内容,书其实指的是著作者通过观察、分析、经历和思考的记录和想法,这一视角肯定存在局限性。所以需要多多涉略,通过更多视角取长补短,补充盲点。
从我们受教育的经历来看,好像没什么用武之地,因为我们接触最多的是课本,而我们都相信课本都是正确的。特别是关于数学、物理等科学类的知识。对于这些内容,我们绝大部分人很难找出错误出来。
过去我们既没有质疑权威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到了大学,接触了或对相对论、量子力学有所耳闻,知道了经典力学是有局限性,适用于低速、宏观和弱引力的物理场景。那么是否经典力学就失去了价值呢?不,在我们平时所面对的情况,经典力学更简洁、容易理解和使用。
随着我们的认知发展、网络的兴起,我们见到了更多元的想法,这些想法参差不齐。甚至由于“立场”的不同,会产生巨大的碰撞。“专家”有时被调侃为“砖家”。
我们往往容易走极端,知道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后,就从“尽信书”变成“尽不信书”,或者干脆彻底无书了。
曾经“心灵鸡汤”非常火爆,但现在如果有人说你写的是“鸡汤文”,心里会很难受,比如最近很热门的一句“你打球像xxx”。
百科了一下“心灵鸡汤”,起源是一位Jack Canfield的美国人,有一天来了灵感,决定做个励志作家,他收集一些真实的励志小故事,写作成书,后来想要发行,在找了很多家出版社都没成功,后来找到一家快要破产的出版社,一举成名。
好这是这位Jack Canfield。本来搜索到这里就结束了,但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在文章下面有一个链接“马克.汉森的心灵鸡汤”。当时就纳闷了,怎么还有一位著名的鸡汤作者?
搜索“马克.汉森”,马克之前做生意破产了,意外捡到一张激励演讲会入场券,决定成为一名超级演说家,并创办《心灵鸡汤》。虽然马克汉森很牛,非常牛,但里面没有找到任何关于Jack Canfield的描述。于是搜索Jack Canfield,发现,咦竟然是《吸引力法则》的作者。但他们两个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在一个网页找到了这样的描述:当Jack Canfield找了多家出版社后,遇到了一家快要破产的出版社,然后《心灵鸡汤》就发行了!
故事好像变得完整连贯了。再搜索“马克汉森与杰克坎菲尔德”,找到了他俩合著的信息,在百科“心灵鸡汤”里写着就是他俩合著,并在京东商城搜索“chicken soup of soul”就能确定就是他俩合著的。
好了这篇文章干脆叫做“《心灵鸡汤》的作者到底是谁”。
回到正文,心灵鸡汤就是经历了从“尽信”到“尽不信”的发展过程。在阅读了鸡汤后,确实马上被振奋了,但是现实并没有因此而马上改变,于是鸡汤变成“毒鸡汤”。那么里面的内容到底对不对呢?举两个例子
只会幻想的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不要让你的梦想只是想想而已。
你说,这说的不对吗?不好吗?
这不是对不对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用的问题。我们期望纸上的文字能改变现实,这其实是一种偷懒。
内心里,我们只是愿意相信对自己有用的,一旦发现它没有达到我以为的作用,不管它对不对,都会抛弃。并且由鸡汤衍生出了真正的“毒鸡汤”。鸡汤喝了也许暂时没什么用,但“毒鸡汤”喝了可能会“真要命”。
对书中所有内容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是两个极端。完全相信书,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与之相反的地方,就会行不通,找不到原因。完全否定书,纯粹以自己的力量来打通障碍的难度更大,放弃如今的各种优质资源,得不偿失。
当然,要完全相信或者完全否定某本书,也不是不可以,除非你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在思考本文的过程中,我把注意力放在了那句有名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但在无意间发现,孟子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在于,他确实对于《尚书》里的部分内容不赞同。“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而不只是抽象的说说而已。并且还说明了理由:
任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任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这是接在后面的一句。
如此这般,才是真正“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典范,才是表达观点的模板。
另外,还有一种普遍的情况是,书里的内容是本身是对的,但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会造成影响外(因为语言其实有时候并不准确),更多时候,断章取义的现象经常发生,造成错误理解。这种断章取义有时是无意发生,比如自己就忽略了原文后两句的意义,更不要说可能还有别的潜在的前提、背景没注意到呢!
总结,本文只是讨论了一个很朴素的话题,其实就是想说对待书籍与知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如果再与“开卷有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结合,就是更加完整的对待书籍与知识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对同一个主题,多阅读相关信息,在条件允许、安全的前提下去实践,便可以获得至少对于自己而言有用的经验。
欢迎你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