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振宇 出版时间:
序 读书是跨时空社交
读书,是一种奇妙的社交,把我们的社交圈扩展至所有时空。读书,是把别人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见识。读书,就是和一切过往雄杰秉烛夜谈。读书,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成全一个最好的自己。读书,就是把有限的一生多活几遍。
松浦弥太郎说:“书是用来读的,不是装饰品。读了就可以处理掉。”
第一章 知识得游牧民族
这一代人的学习
现在是一个体验消费的时代,知识是一个说服人,跟别人协作的重要工具。没有知识,所有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
第一,人的时间在碎片化。
第二,学习越来越是一个终身化的事情。
第三点,现在的学习越来越是跨界化的。
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怎么学习?我给大家五个建议,也就是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人格。
第二个关键词,概念
第三个关键词,缝合。
第四个关键词是碎片。
第五个关键词,目标。
立定目标,然后随时扣动扳机,这就是我们面对知识的态度。
一只眼死,两只眼活
当你只有一个独家优势的时候,无论是环境变化,还是敌人太过强大,这个优势瞬间就能丧失。但是如果有两只眼,也就是有两种优势的时候,在求存的过程中,就有了腾挪的空间。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两只眼组合起来的动态优势,大大增加了生存的概率。
亚当斯说,如果你想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你大概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你把自己的某个技能练到全世界最好。这个非常困难,极少人能做到。
第二个选择是,你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技能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这就比较容易。同时拥有两个能排在前25%技能的人,其实是很少的,而如果你能把这两个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你就可能取得很了不起的成就。
两种人生策略
而所谓知识的游牧民族,则是一种全新的知识获取方式,不断激发自己的兴趣,四处搜寻自己可能感兴趣的领域。哪里水草丰美,就向哪里迁徙。一旦觉得这个领域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又收拾行囊,转场到更新的领域。
这样的人,每转换一次,就获得了一种创新的可能,在两个知识领域的接壤地带,产生创新的奇思妙想。
博物学精神的回归
所以,我领悟到的“博物学精神”是两条:第一,管理自己的知识,让它有层次;第二,让知识回归生活。
第二章 活着就要升级
40年黑洞
我在办跨年演讲的时候,曾经立誓要干20年,这就是按照我60岁退休来算的。
可是今年我越想越不对劲,60岁可不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后面很可能还有黑洞洞的40年啊。那是多么漫长的时间,我从婴儿到现在也就活了40多年。这退休之后40年怎么过?我把它称为“40年黑洞”。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遇到的最大挑战,现在就必须开始考虑和安排。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扔掉存量,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生活阶段。60岁再去上个大学,65岁甚至70岁再去干一件全新的事,甚至创个业,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常见。
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
可是在美国就不是,它是断崖式的下跌,换句话说,在穷人区和富人区之间,可能隔了就一条马路,但房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举个例子,美国硅谷的核心区,那个城市叫帕拉阿图,就是斯坦福大学所在的那个城市,它的东边还有一个城市,叫东帕拉阿图,两个城市的名字就差一个字,也就一条小溪之隔,那条小溪大概15米宽,而且经常枯水,一步就跨过来了。
这两个城市的房价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住的人也完全不一样。这边住的是什么人?当年的乔布斯、今天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等,这些全球化的精英都住在这个城市。而那边呢?往往是黑人、拉丁族裔。两个城市的治安状况也完全不一样,那边有组织犯罪、黑帮杀人、枪击,各种偷拿拐骗频发,是美国治安最差的城市之一。而这边呢?治安状况空前地好。这两个城市核心的区别是什么?就是人不一样,尤其是人培养自己下一代的资源不一样。
所以说中国穷人可能对自己的境况感到愤怒,而美国穷人对自己的境况只能感到绝望。
反观今天的中国,社会分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育分层还远着呢,所以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而超越自己的阶层。
认知升级的四个境界
傅盛把一个人的认知状态进行了有趣的划分,一共是四个境界:
1.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 知道自己不知道;
3. 知道自己知道;
4. 不知道自己知道。
傅盛还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论断—人和人之间唯一的差别就是认知。
认知升级的三个路径
第一个,也是最基础的,就是心态。
第二个认知升级的途径,是行动。
第三个方法,就是加入一个最牛的团队,和认知能力比你高的人在一起。
总结而言
第一,永远保持否定自己的状态,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永远不停留在知道,重要的是把知道变成行动。
第三,永远和比你知道得多的人在一起。
谈资比名牌包包贵的社会
谈资,只是你即将获得更大价值的一种体现。
富人的思维:概率权
穷人思维,就倾向于拿到确定的东西,他不要概率权。而富人思维正好相反,每次选择的时候都愿意根据成功的概率来下注,不管每一次的成败、输赢,他一直都坚持这么下注。
注意,珍视概率权,不是让你去赌,而是跳出自己的直觉本能,用概率的思维去思考自己的每一个选择。
幸好这个世界留给每一个人一道后门,你可以通过学习,通过认知升级,通过改变自己的大脑,通过克服自己与生俱来的本能,认识概率权,掌握概率权。
第三章 自律方得自由
属于你的王阳明时刻
王阳明四句教——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你看,这意思也很明白,我的此心是没有善恶的,这是心之体;但是一旦我跟世界接触,这个意念一动,马上就出现了善恶之分,好的念头和坏的念头都开始有了。但是我心里有一把刀,这把刀叫良知。我用这个良知去判明这些善恶,然后就是格物致知了,最后为善去恶,让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一个圣贤、一个君子,就是这么回事。
原来选择少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靠着血缘关系、社会层级这些确定的东西摸着往前走。但是当一切都要烟消云散的时候,除了自己这颗心,自己的良知,自己的认知升级,我们还有什么能靠得住的呢?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对我们这代人提出的重大命题。
你因挣钱而伟大
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小时候很穷,42岁算是创业成功,有了一点家产,然后他就把生意交给了合伙人,自己去从政。那个时候还没有美利坚合众国,所以当的都是邮政局的局长、州议会的议长这种角色。到了56岁的时候,他代表当时美国的13个殖民地,跑到伦敦,去跟英帝国政府谈判,开始了他的外交官生涯。这个外交官当了很长时间,一直到美国建国之后,他开始回来参加制宪会议。之后没几年他就死了,死于1790年,一生活了84岁,比较长寿。
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叫《穷理查历书》。很多中国人不知道这本书,但是它在西方的地位是不得了的,几乎尽人皆知。据说这本书有1300多个版本,很多时候卖得比《圣经》还好。
所以富兰克林的商人本性,他的算计,他的连接能力,他的和气生财的本能,真的造就了美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
和富兰克林的一生相对照,我觉得有四个目标,虽然未必做得到,但是心向往之。
第一,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我们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一走一过,有多少时间?我们不应该奋力地推开那些蒙昧之墙吗?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宽阔,对陌生的知识充满好奇。
第二,多挣钱,多正当地挣钱,让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妻子过更好的生活,有能力去帮助自己的朋友。
第三,用有趣的方式获得自己的社交生活,并且在朋友当中,在帮助过自己的人当中赢得尊重。
第四,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去做一些最具体的事情,勤奋地做,不去空谈大道理。
这就是我认为的最有尊严的生活。
查理·芒格的智慧
《穷查理宝典》的作者是查理·芒格,这个人在大众视野里名气不算大,但是在商业圈里也算是教父级的人物。因为他是股神巴菲特“背后的男人”,这两人堪称“黄金搭档”。
查理·芒格最有名的一句话:“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人达到自己的目标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主动追求对外合作,你去谈业务,你去攀关系,你去找机会,都是这种方法。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查理·芒格讲的了。是因为我有价值,配得上你的合作,我虽然不去主动找合作,但是潜在的合作者会主动找过来。
杜月笙的代价
在杜月笙身上我们能看到两点:
第一个代价是,永远不能获得终极意义上的幸福和快乐,因为他们永远看不起自己,永远对自己不满意。
第二个代价是,他们在为一个注定要失败的目标付出绝望的努力。看看你身边的那些创业者,你就明白了。所以,他们不是方法对,他们也不是运气好,而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在几乎已经看不到亮光的时刻,他们仍然肯付出代价。
学校的作用
你可能会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又缺乏自律能力,很难做到坚持的。对,那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就是,主动加入一个好的约束环境,让他律代替自律。比如说读一所好学校、加入一家好公司、住在一个好社区,那才是更高效率提升自我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章 和本能作战
为什么相信阴谋论
为什么阴谋论如此盛行呢?这就得回到人类的心理机制上去解释了。有三个解释:
首先,这是进化的结果。
还有第二个心理上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对外在环境的控制感。
还有第三个心理上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一个一致性的认识系统,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需要逻辑自洽。
还有第三个心理上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一个一致性的认识系统,我们对世界的看法需要逻辑自洽。
“不知道”和“全知道”
平时大家提到大航海三个字,想到的都是那一代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这些人,我们今天仍然钦佩他们。但请注意,这个事实的另外一个侧面,就是所有这些表面上的功劳,都是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底座上的,就是亨利王子航海学校所代表的一种全新的知识思维方式和知识运作体制。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定义很多。但是归结下来,无非是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 会定义、分析概念;
2. 会分析论证的结构;
3. 能发现论证中隐含的前提假设;
4. 能避免逻辑谬误;
5. 能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6. 能考虑到不同的可能;
7. 要求高一点—能用严谨的论证说服他人。
关于批判性思维,主要强调三点:
第一,原理不重要,更多角度的知识才重要。这就相当于语法和单词量的关系,想学好一门语言,缺一不可。
第二,不是让你不犯错,关键是能及时地纠错。这个大自然运行了几十亿年的程序,到现在为止,效果还不错。
第三,批判性思维,不能给你确定的结果,而是能对事情发生的概率进行判断。成功的人,总是这样,对大概率的事持续下注。
科学的气质
我们讲的是科学的两个气质,第一个叫傲慢和冷漠,第二个叫封闭和排外。有没有问题呢?没有问题,科学从来就是这样运行的。那为什么现在觉得有问题了呢?是现在的舆论环境不一样了,传播和信息环境不一样了。
我们到底该信谁
正如万维钢先生跟我讲的一句话,他说甭管你信什么,如果你信得很简单,你就完了。为啥?因为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复杂。
战胜复杂的绝不可能是简单,只有用复杂才能对抗复杂。
警惕绝对真理
感受”这个词用得好。它既是我当下真实的观点,又隐隐然抬高了对方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强调,这只是我当下此刻的感受,不是深思熟虑的成形观点,更不是什么真理,留下了以后进一步迭代、提高、转换的空间。所以从此之后,我在类似场合发言,也学会了用这个词—“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 成为高手的方法
提问比答案更重要
二元学习法
这下你就理解了,为什么“二元学习法”是有效的。我们分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你看,人类的任何领域,它的顶级高手都会因为追求某种风格到了极致而受到瞩目。他们会被后来的追随者谈论、模仿、发扬,这个领域大量的智力资源和创造力资源都会围绕这座高峰展开自己。了解一座高峰这个点,其实就抓住了这个领域的一个面。所以学习的效率很高。
既然一个高峰是把某种风格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它就一定是个极端,不是全貌,那么这个领域和它不太搭调的智力资源和创造力资源怎么表达自己呢?怎么找到自己的根基和源头呢?这就必须找到另一个高峰,另一个在风格上区别很明显的高峰,围绕它来谈论、模仿、发扬,它也会形成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情况。
怎样成为一个高手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四个字,刻意练习。刚才第一部分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练习,下面就来说说什么是刻意。
所谓的刻意,就是持续地做你不会做的事。
心理学界把人的学习分成三个区。第一个区叫舒适区,就是在这儿待着特别舒服,因为这儿你全会,全拿手,全擅长;而最远的地方叫恐慌区,那个地方所有的东西你都不会。
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有一个区,叫学习区,所以学习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脱离舒适区。你看,这就是学习的本质,永远不舒服,你在做你不会做的事情嘛。所以你看,很多人爱下象棋,但是下一辈子象棋也是臭棋篓子,因为他永远图的是舒服,而不是刻意练习。
所有高手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他看到任何新的东西,马上就和自己脑子当中已经长期存储的那些记忆—它是一个群,能够迅速同时激活。所以高手眼里的世界和你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