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贵老师2016/10/16张权2019/2/25
国庆长假参加我的心理督导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张仙飞秘书长烟台站工作坊感悟三:
谁的需要最给力?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网游、不看手机小说、专心学习、工作,成人、成才。孩子的需要是获得成就感、价值感。孩子的需要更在于眼前的即时的快乐和满足。孩子如果像父母希望的这样做能满足他的需要吗?父母在孩子学习时给予他肯定和鼓励了吗?是否在孩子写作业慢时,父母表示出不满;是否在孩子看书姿势不良时,父母提出纠正…孩于在做正事时,就多体验到快乐、成功赞美;孩于在偏离正道时,就能得到更多的不良刺激。如果学习上孩子得到成就感和价值感的满足,他对学习的需要才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在需要,才成为最给力的需要。
把父母想要孩子成人、成才的需要转变为孩于自己要成人、成才的需要。
张权
父母想要的是让孩子成才,而这是孩子想要的吗?
孩子想要的只是眼前的快乐和满足。
父母想要孩子成才、成人对孩子来说太遥远了,对孩子没有吸引力。因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不可能想得那么远,孩子只关注眼下。
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教:是要给出正确的方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
要让孩子做到,父母先做到。
育:是给孩子充分的时间、空间,允许孩子犯错,改正错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批评,不指责,忽视孩子所犯的错误,而对于孩子做的正确的事情,要鼓励,要多多的赞美。
要让孩子由外在鼓励转变为内在需求。
孩子就是孩子。
当孩子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要教给他方法,在他做事情的时候,做错了要给他指正,做对了要鼓励,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的,都是暂时的,要让孩子由外而内自己真心的喜欢上学习,知道学习对他来说是好事,是有乐趣的。
一个人最强大的力量是内在的力量,要让孩子成长,要给孩子时间,允许孩子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