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什么难民电影,想起了前几天看的《何以为家》,突然心里有点苦,最近怎么看的都是题材这么沉重的电影。。
看到后面发现并不是的。电影的主题很多,聚焦家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关于小孩子友情的部分有点像《我的天才女友》,当然影片的主题还是在探讨,究竟什么才是软弱,如何表现、如何行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伊莱亚斯的父亲安东是整个影片里最矛盾,也是最生动的一个人物。他是常驻苏丹的医生,救死扶伤,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但是在家中是个因出轨与妻子分居在离婚边缘的男人,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在他带着三个孩子去玩与一位恶棍发生矛盾并被掌掴时,他没有反抗,而是不作声地带着几个孩子离开了。此时我与克里斯蒂安的想法一样,觉得他是个懦弱的人,因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在这种情况下早就和对方扭打起来了。儿子伊莱亚斯受克里斯蒂安想法的影响,也认为父亲的反应是出于害怕,为此他再次带着几个孩子,去了恶棍工作的地方,想要以理服人,获得道歉。然而他又被打了,这次更狠,他依然不反抗也不作声地带着孩子出去了,并不断告诉自己的孩子,他带着他们来到这里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害怕这个恶棍,但是恶棍不讲理,想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但他不能,因为他不能成为和恶棍一样的人。自己的两个儿子半知半解,但还是表现认同,克里斯蒂安无法认同,并一直认为安东只是懦弱,他想帮安东报复这个恶棍。此时我虽然有些触动,但还是会觉得有些牵强。
这时候画面一转,又到了安东在苏丹救死扶伤的场面。当地的危险分子腿受了伤,当地的居民都恨之入骨,并请求他不要救他。他表现得非常冷静,让危险分子把枪支和车全都移出了营地后才对其施以救援。但是在后来他没有救活一位小姑娘,这位危险分子在一旁幸灾乐祸说风凉话时,他义无反顾、气愤填膺地将他赶了出去,即使知道出去后他凶多吉少。
这个时候我觉得安东这个人物一下子立起来了。他是个非常有职业道德的医生,所有来这里求助的人都是病人,病人在他看来没有阶级、也没有好坏之分,救死扶伤就是他的工作,是他的义务。但是一旦完成了该项任务后,此人就与他再无瓜葛。同样,他有自己的一套处理事情的方法,衡量好坏的标准,前面出现的那一幕他虽生气却不反抗便也说得通了。不过我有些诧异这样一个严格按照自己道德准绳去行事的人怎么会出轨呢?不过也大概是,出轨的很多人都是工作中的精英、在别人的世界中扮演着好朋友、好同事、好老板的角色,唯独无法维持好老公的形象。可能也是因此,安东这个人在如此高尚的情况下,依然摆脱不了这个诅咒,话说回来,观众也喜欢看接地气一些的人,加个出轨的帽子,人自然就接地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