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成都)培训服务会展:培训回归改善绩效的初心】
0-【楔子】
8月24日参加培训杂志举办的2018年成都培训服务会展,感受培训行业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以及从侧面看一下企业培训需求的变化与趋势。
1-【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企业界经典学习技术中主流的学习技术:
导师制、OJT、拓展训练、群策群力、世界咖啡、行动学习、经验萃取、绩效改进、案例教学、绩效改进、场景化学习、微课等
第二、企业学习策略正由:推崇经典(技术导向)走向内心(认知导向)
第三:企业甄选培训供应商的常见角度:
1.公司:职业操守、发展阶段、市场化规模、客户口碑
2.优势:整体强项是什么?是否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3.创新:有无自主研发的原创能力,是否过于依赖国外的课程或经历背景
4.师资:是否总给“通货”,而不是扮演顾问的角色,去真正理解你,对行业是否熟悉,在相关领域是不是最专业的?是否有标杆案例客户?
第四:培训经费去向:
1.三大主要支出方向:外部课程采购、培训项目实施、内训师队伍培养
2.预算内外部比例:42:58,大概对半开。
2-【每个环节的具体收获】
第一:培训界泰斗Dr.Thiagi(提雅吉博士),80岁高龄,思路清晰,守时,尊重学员,真诚,活动示范(选扑克牌),没有PPT等一言一行,感受到培训匠人精神。
第二:京东大学的【人-课-场】,与新零售的【人-货-场】思维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打破边界,实现【人无界,组织和角色的突破】【课无界,搭积木的方式】【场无界,学习形式,包括学习生态设计】,看到了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它的企业大学也是互联网思维到底的;同时,京东大学将培训分为【组织需求的培训,由企业大学的能力中心负责】【解决业务问题的培训,由RP中心学习顾问来解决】【个人发展需求的培训,交给人工智能】。
第三:人脉顾问培训公司,基于学习场景化的设计,最大程度减少行为改变的难度,让绩效节结果最大程度自然发生,与华商基业的绩效改进有异曲同工的视角。同时,7-2-1法则,也需要我们除了课程学习,也要设计学员实践和交流的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训+战模式,解决两个问题:行为成熟度和学习内容使用意愿度。
第四:TCL大学今天宣布开始对外运营,打破只对内部开放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学作为企业生态的一部分融入到整个链条中。
第五:情景高尔夫课程,作为段烨老师的名片,很遗憾没看到本人,替代老师更多是从建构主义角度推广了一下。
第六:PPT逻辑呈现,看到了IBM、华为背景的咨询顾问段小鹏老师,如何聚焦个人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实现转型创业,同时PPT确实是思维逻辑的体现。
第七:华商基业的李广俊老师,带来【绩效改进】,绩效=有价值的成效/行为代价,一下子让培训与绩效改进关联起来,并且将降低行为代价放首位,从而先技控(组织能力),再人控(知识技能天赋),从绩效维度将培训中的难点-行为改变落地了。
第八:师出名门的【岗位经验内化-基于岗位传承的内训师培养】,与我们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是更规范,可复制,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第九:置信大学程敬校长带来【企业文化培育赋能团队成长与发展】,置信大学2002年成立,为一万名员工,100家内部企业服务,2008年开始对外服务,2012年80%收入来自于集团外部,2018年改名弘文商学院,意味着置信集团只是它的服务对象之一,在西北、华东、华南有分校;同时也切实感受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经营,以及转型的源动力。
3-【培训会展的总体感受】
第一:互联网时代,任何一家培训机构,必须有自己的标签,无论是方法论,还是差异化产品,市场才会记得住你;
第二:培训(教育)回归初心,必须改善绩效,并且是不增加成本或资源投入的情况下。
第三:场景化教学,与实际工作场景无缝对接,减少学员学习二次转化、技能迁移的成本(代价),行为改善和绩效结果水到渠成。
第四:培训、学习、绩效、组织发展之间的关系:培训是一种行为,只是学习的形式与途径之一;学习是一种习惯和能力,也只是促进绩效的方法之一;对于组织发展,培训不是首选启动项,但却常常是最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