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我是学校院文艺部部长,校协会会长。
文艺部二十多个人,协会比较大型,会员将近100来个人,还不断有新人进入。
我和他们同样都是大学生身份,可我管着他们。
那时候每天走在学校里,总会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打招呼,和基友阿泽出门吃个饭,一路上都会遇到很多熟人。
每次打完招呼,阿泽都会吃惊地问我,这他妈又是谁,你怎么认识这么多人?
我总是得意地笑笑,感觉自己像个交际花。
2
作为组织里的管理层,那时候我本末倒置,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社团协会上,对自己的学业一点都不关心。
招新人,搞活动,办晚会,和兄弟协会聚会,和外院妹子联谊,每天我都忙得不可开交。
平时一个宿舍的哥们想要打听个什么事,或者看上哪个妹子想要她的电话,我总能第一时间给他办好。
兄弟们对我赞赏有加,觉得我人脉很广。
而当时的我在干嘛?
没错,我在很享受那种过程,四川话叫“吃得开”。
3
到我大三的时候,我退出了协会和文艺部,身上所有的职务统统卸下。我的身份又回到了一名普通大三学生。
有段时间我特别需要钱,于是就想着找协会平时交好的几个朋友借钱,数目并不多,很快就能还上。可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当时拍桌子称兄道弟的人,此刻大都支支吾吾,各种借口,结果最终还是阿泽帮了我。
那一刻我感到特别失落,失落并不在于借钱失败本身,而是大学人脉的脆弱性。
什么是人脉?人脉的定义可以是人际关系,人际网络,社会关系,但是它的核心本质是『平等的交换』。
你可以提供什么?别人能从你这里获取哪些好处?
后来大学毕业后,曾经我很珍惜看重的那群人,一个都没有再联系过。曾经热闹嘈杂的QQ群,微信群,再也没有任何动静。
很多人错把人脉当知己,错把利益当友情,要知道人脉并不是你认识多少人,有多少人的电话,和多少人一起吃过饭,而是多年过去,这些人是否还能记起你,是否还能主动和你联系?
4
大学里的人脉,你可以看作是锦上添花,但一定不是雪中送炭。
如果你一味地挖空心思去经营人脉,你最多只能作为一件依附品出现在别人周围,而非必需品。
没有你,太阳依旧升起,别人依然会过得很好。
你们依然能够聚在一起,可是你可有可无,谁都可以替代。
大学如此,社会更是如此。只有当你从一株幼苗逐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你的人脉才会像延伸出的树枝挺拔坚固。
5
曾经我刚进大学那会,和很多人一样羡慕那种人缘广泛的人,我也用两年多的时间让自己成为了这种人。
可当我远离了人群的喧嚣,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今后该走的路时,我突然发现这两年来赠予他人的时间太多,关心自己太少。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无从而知。时间的沉淀让我逐渐意识到,大学的积累并不是我的电话簿里又增加了多少个新朋友的号码,也不是发一条状态有多少人评论点赞,而是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塑造一个强大自信的自己。
这份积累在短期内不会有任何体现,却让我在未来每做一个选择都特别坚定踏实。
因为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6
所以此刻根本不必再去纠结人脉的重要与否,你现在还是个大学生,那你需要做的就是:
学习!学习!学习!
真的,象牙塔那几年无忧虑的日子,是你一个人提升自己最好的增值期。
这里说的学习并不是让你整天呆在图书馆里看书,也不是在自习室里做题,而是你用四年的时间,去探索你人生更多的可能。
喜欢旅游就尽可能地出去看看,喜欢写东西就持之以恒地写下去,喜欢搞科研就静下心来认真钻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用四年时间去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远远好于维持一张无法预测的人脉网。
7
最后我想说,告诉你不要太在意大学人脉,并不是让你对大学交友就感到心灰意冷。
臭味相投,那就请开心地在一起。
性格内向,那也请内敛而不自卑地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