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招:现金流三拷问
现金流量表
财务三大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利润表又叫损益表,主要体现公司一段时间内是赚钱还是亏钱。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三费-所得税=净利润
三费指的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2018年之前研发费用属于管理费用,之后从管理费用独立出来。所以三费是之前的称呼。
判断盈利能力的指标
1,毛利率
毛利率=毛利润/营业收入 ,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反映的是公司销售产品或者服务带来的盈利情况。
2,净利率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总收入
净利润就是扣除了公司花出去的原料成本以及各种费用之后的利润,看的是公司的纯利润占所有收入的比例。
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区别
毛利率:公司的收入除了营业收入之外,还有利息收入等等的其他收入。毛利率计算的是,营业收入这个部分里,公司产品的盈利情况。
净利润:公司的总成本除了营业成本之外,还有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净利率计算的是,净利润在公司营业总收入里占的比例。
3,资产占比
净资产收益率ROE:ROE=净利润/净资产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ROE=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
比较常用的ROE是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ROE.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和净利润的区别
母公司A下面有两个子公司B和C。
A净利润:1000万
B净利润:500万
C净利润:500万
净利润=1000万+500万+500万=2000万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1000万+100%*500万+60%500万=1800万。
4,三费费用
三费占比=(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
三费占比越低说明这家公司管理经营所需要的费用越低,费用越低代表着总成本低。
资产负债表
记录在特定的某一天,公司有多少钱,财,物,以及欠别人多少钱。
从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衡量公司运营效率的指标。
货币资金:手里的现金。
应收账款:公司发出去的货,还没有收回来的钱
应付账款:公司在拿到货之后还没有付出去的钱
存货:公司的仓库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
预付账款:公司在拿到货之前应付的钱。
预收账款:公司在还没有发货就收到的钱。
应收票据:应该收回来但是还没有收到的钱。
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差不多,都是应该付出去,但是没有付出去的钱。
运营效率的衡量指标:
净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款项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款项周转天数
港股公司简化版:净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应付款项周转天数
净营业周期:公司从花钱购买原材料付出去,到卖出产品最终收回来这个过程。越短越好。
现金流量表
记录公司里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
增加现金公司的方法
1,低价促销产品,多卖货赚钱,裁员减薪等各种成本和费用。不论是销售产品获得的现金流入,还是成本和费用导致的现金流出,都会记录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这个部分。
2,卖掉公司的闲置设备,增加现金,投资活动
3,找银行借钱,找股东筹钱,筹资活动。
现金流量表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2,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的现金流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是衡量公司现金流情况的的指标,代表着公司真正能自由运用的资金。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的现金流量净额-资本开支
好公司的自由现金流肯定是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