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残阳如血,古都开封城。按照和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约定时间,吴凤翔和王宝义赶到山陕甘会馆。两人头戴雁草礼帽,身穿长衫,大摇大摆地走到门岗面前,拿着特别通行证顺利通过大门门卫,穿过深长的庭院来到吉川贞佐和汉奸翻译官陈凯居住的后院。按照事先计划,吴凤翔负责打西屋的特务头子吉川贞佐,王宝义打南屋的汉奸翻译官陈凯。
大院里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个人影,可当吴凤翔冲到到西屋门前时,忽然听到屋里有几人在用日语说话,这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原先掌握的情况是这里只有吉川贞佐一个人,但吴凤翔很快拿定主意决心按计划实施。这次机会是多少人的努力换来的,来之不易,所以绝对不能浪费!吉川贞佐今天必须死!
就在这时,一个日本卫兵突然开门出来,吴凤翔不容多想,用左轮手枪抬手一枪将其打死在门槛上,接着便乘势冲进屋里,迎面一枪将一个持刀的日军军官击毙,随后又转手向其身后的吉川贞佐开枪,但连续两枪都没打响。狡猾的吉川贞佐趁势滚地准备逃走,吴凤翔见状立即将瞎火的左轮手枪砸向吉川贞佐,随手拔出另一支二十响驳壳枪对准吉川贞佐就是一阵扫射,顷刻间将吉川贞佐这个恶魔打成了"蜂窝"。这时在南屋没有找到人的王宝义听到枪声立即过来支援,两人在极短时间内将顽抗的敌人全部击毙。随后吴凤翔不忘收拾好吉川贞佐的手枪和重要文件,与王宝义迅速撤离了会馆。出门时,沉着的王宝义还故意和卫兵打了个招呼。
因为山陕甘会馆是在伪银行大楼的后面,院落很深,再加上刘盛武、徐景五等人在不远处的杂货店前不停地燃放爆竹,枪声并未惊动门卫,两人迅速撤出会馆后与外面的同志会合,把收缴的重要文件交给了徐景五,然后坐上事先准备好的人力车,一溜烟地跑了。
吉川贞佐,日本昭和天皇的亲外甥,1939年,出任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吉川贞佐将特务机关搬到古城开封的山陕甘会馆,在此坐镇指挥华北各地的日伪特务活动。为了报复国共两党连续不断的刺杀镇压行动,吉川贞佐上任后便把破坏抗日组织、疯狂抓捕"地下抗日分子"作为一件大事。据伪河南警务厅资料统计,日特机关仅在1939年下半年就抓捕中共人员466人、国民党人员105人、军统河南站人员10余人。吉川贞佐本人一次就下令杀害中国抗日志士120多人。罪恶滔天,臭名昭著。
为了这次刺杀,吴凤翔和他的战友们想尽各种办法,他们得知吉川贞佐的心腹特务队长权沈斋贪财,便决定用金钱礼品从其身上打开缺口,设法接近吉川贞佐进行刺杀。先是将一个装满银圆的古瓷笔筒送给权沈斋"笑纳"。后吴凤翔又带着大把银圆和名贵药材烟酒到权家"拜访",表示自己想"归顺皇军另谋出路"。狡猾的权沈斋虽见钱眼开,但对吴凤翔却心存疑虑。吴凤翔又声称自己在小磨山已拉起了一支武装,如能得到"皇军"收编,他愿意将队伍拉过来"效忠皇军"。通过重重考验后,吉川贞佐对吴凤翔有了一些信任,但他同时又提出吴的武装仅有"花名册"不行,必须按"皇军"的要求进行"点验"。
5月15日晚,吴凤翔带领王宝义等人的"先遣队"来到董章镇驻扎,随后吉川贞佐便派两名日军军官乘车前来对"先遣队"进行了"接受点验",同时命吴凤翔带上左轮手枪和爆破装置,只身随车前往山陕甘会馆面见吉川贞佐。吴凤翔见到了吉川贞佐后,他"献出"所带的左轮手枪和爆破装置,吉川贞佐高兴地予以接受。为表示对吴凤翔的器重,他还决定要接见吴的"副司令"王宝义,并发给吴凤翔两张特别通行证。至此,万事俱备,一场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开始了。
在此次暗杀行动除了击毙日寇高官吉川贞佐外,还意外枪杀了日军驻开封部队参谋长山本大佐、日军视察团团长瑞田中佐、宪兵队长藤井治少佐。而吉川贞佐则成为日军在中原战场被中国军民击毙的首位将官。
刺杀吉川贞佐成功之后,吴凤翔先后在扶沟县、开封朱仙镇等地组织队伍,游击抗日。1944年4月,吴凤翔部被日军包围,被俘后被关押在开封日伪军的水牢里。王永泉买通看守,将枪支解成零件带进牢房,并送进去了铁锉等工具,吴凤翔将零件重新安装成枪支,于3月10日带领狱友暴动成功。回到家乡后,吴凤翔和王永泉、董永志等人收拢当地游击武装,联合王文成、陈天祥集结1000多人组建了“豫西抗日剿匪军”,打击郏县西部和临汝东北部的日伪军。
如今在郏县薛店镇吴村吴家祠堂里摆放着一石碑,名曰《民族英雄吴秉一祠堂碑记》。碑文用简洁的文字概述了吴凤翔传奇的一生,称赞其"乃吴村吴氏家族之杰出后裔","枪林弹雨无所惧兮,虽九死而无悔;集智勇于一身兮,播芳馨于天地"。在郏县县城,一条凤翔大道横贯东西,默默纪念着这位孤胆英雄的光辉事迹。
吴凤翔在抗战胜利后,到延安学习和工作,曾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的特别接见,1949年还受邀参加开国大典。1956年吴凤翔转业到天津工作,1983年因病去世,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