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让人艳羡的家庭,并不都如你所想。看似不好的家庭,也并非没有温存。这真的像极了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不是我们身处的不好,而是感慨他们处的太好。或许这就是钱钟书先生《围城》的意义。
《围城》更像一本富有哲学内涵的书,纯粹的吃瓜朋友,绝对可以绕过。它没有《红楼梦》精彩,也没有《家》好看,更不会攀上《甄嬛传》那种热播剧。记得初三那年《围城》大热,抱着从众心里,买过一本。当时的感觉这本书跟矛盾先生书一样,有些晦涩,故事并不是很精彩。唯一能记下的只有一个人名,方鸿渐。而今有了阅历,再来看这本书,我才多少理解了。
前阵我的同学说,“看你整天朋友圈晒吃晒喝好羡慕”,还问“你们学校还招人不”,可是殊不知在我的眼里,她就是我羡慕的对象啊。她在深圳一个月拿着两万多的工资,又是公司的小主管,靠着和老公的拼搏,硬是在深圳买了房,多少人漂泊多年,也买不下啊!她就是我想成为的那个她,用汗水和坚持撑起自己的家。而我呢,在一个二线城市,房子一结婚便有了,工作很一般,我和老公收入都很普通,可是这座城市消费也一般,反倒有惬意的感觉。可是,而今有了孩子后,发现需要钱的地方陡然增加,有时也在想,如果能好好奋斗,也许,现在也可以赚那么多钱,就不发愁孩子的教育,就不会对孩子动辄几万的补课,思虑再三。我羡慕我的朋友,她靠自己就可以支撑孩子的各类补课,而我只有微薄的工资。而她给我说,“她想回来了,不想在深圳待了。想好好照顾娃。”这真是奇怪的一幕,我们彼此羡慕,却并觉得自己所拥有的是一种幸福,或许并不单单是我们,这世上还有好多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想法,看不开,放不下。
人生的每个阶段需求真的不一样,而且不同的境遇,造成你不同的需求。我想多赚钱为养娃,她想有空闲时间多陪娃。每个人都有需求,刚好你所需的,就是她想要的,所以她羡慕你。而她拥有的,又是你想要的,所以你羡慕她。听起来是不是很搞笑。我们总是艳羡别人的生活,抱怨自己。
也或许是因为这原始的欲望,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让社会不断向前。但并非每一次改变,必能带来你梦寐以求的结果,或许是一场灾难。正如一战二战的发生,后面没有欲望的推动吗?比起原始社会,欧洲的资本社会,是多么的富足和强大,可是它从来没看到,因为纵向的比较是会惯坏这个社会的,除非横向的,所以你就会艳羡,用这种艳羡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动世界格局的改变,当然变好变坏并不是绝对的。在预期时你觉得好,在真正进入时并不一定好。正如贾跃亭的造车梦,乐视烧了那么多钱,可是最终并不如初衷那么好,可是你不进去,你一定会羡慕,你会说董小姐的银龙发展那么好,我们错过了,你一定悔恨不已。因为你没进,所以错过,可能悔恨终身。因为你进了,你失败了,你同样悔恨终身。是不是像极了《围城》。
记得诺基亚,那时刚上大学,谁拿着,都会羡慕好久。可是不过十年,诺基亚遭遇收购,你简直不敢相信。你一定会说它选错了,谁要它选了塞班,而没有选安卓。如果它当初没选,没进入智能机这个行业,你同样会觉得它错了,而它自己也会悔恨决策的失误。它进来智能手机这个领域,但是它失败了,它在想如果我晚两年进入,绝对不是这样。如果诺基亚它当初选对了,你一定会羡慕不已。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社会,不过都是这样,在围城中兜兜转转,不想错过城里的风景,而城内的好多已经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