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很不幸没控制住体内的洪荒之力和老妈干了一架。
到了这个年纪父母大概都会“唠叨”我们吧。没有工作的时候唠叨你不上进,有了工作唠叨你不找对象。
1)
我是2014年7月中旬毕业的,在母亲威逼没有利诱的情况下,7月底我顺利的在县医院参加工作。并于次年幸运挤入本科最后一批编制行列,从此过上了朝九晚五,日复一日的护理工作。
每每提及此事都要感谢母亲当年的英明神武,砸锅卖铁的要送我去读每年光学费13200的医学院。
到今天,我已经工作三年了,这三年我从毛手毛脚的乡村姑娘出落成一个蹑手蹑脚的单身天使。
毕业那年我年岁25,我记得刚刚上班那会因为氨基酸的玻璃套太大以及我的粗心,在挂液体的时候那瓶氨基酸在我转身的那一刹那摔得粉碎,虽然病人家属没有责怪我,虽然没有耽误病人的治疗。我整整哭了有一个多小时,我满身的自责以及责备和恐慌。有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重责,我责备自己这点小事干不好还能做好什么。
到今天,我都可以大言不惭毫不吝啬的赞美自己的蜕变。却在工作中变得胆小怕事,第一次觉得张乐这个名字的宝贵,生怕出院病人过期签的医嘱涉及到我,生怕为不住院病人做一切操作涉及到我。我是做呢还是做呢,毕竟我这么胆小如鼠,穷困潦倒,樗栎庸材。
2)
工作稳定之后,找对象成为了七大姑八大姨的永恒话题,更成为我和母亲随时大战的唯一导火线。毕业了都没说谈,说是工作稳定了再谈,现在工作稳定三年了,情路坎坷,好想说你家闺女现在连个认识的雄性朋友都没有。
因为嫁不出去我的家庭地位都是岌岌可危,低到尘埃里的。
有次看电视不小心压住了遥控器,老妈一把把我掀开,我说遥控器重要还是我重要。我妈是斩金截铁的说,遥控器重要的。
我永远是家里那个错误的人,坐着不对,干活不对,还嘴不对,没有对象不对,嫁不出去不对,我就是乐不对。
就连刷微博都是丧心病狂的,英国伦敦大学研究发现,与有伴侣的人相比,单身的人患老痴的风险更高。安德鲁·索默莱德及小组成员对80万名65岁以上老人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单身和丧偶的人患老痴风险分别增加42%、20%。社交对大脑有刺激作用,可减少老痴风险。建议增加社会交往,多与他人交流。
我想说的是都知道为人父母者不易,其实做子女的也不容易。特别是在这催婚的年纪时候,不找对象不结婚,在父母眼里就是犯罪,欺君之罪。然而,儿子要找的媳妇又得符合他们儿媳的标准。女儿要嫁的人又牵肠挂肚。
子女的精力是有限的,既要为事业打拼,攒足成家立业的资本,又要顾及父母眼馋其他家庭子女成婚的感受,还得为于茫茫人海之中寻找终身伴侣的烦恼。
如果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当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主要矛盾就是父母期盼子女早日成家立业的殷切希望与子女希望获得在保证物质条件下的牢固爱情之间的矛盾。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我知道,彩萍妈妈你是玩微信的人,看到之后请速来和我休战。
不管现在如何,未来仍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