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官方为了“朋友圈体验”操了不少心,从前两天“朋友圈仅一月可见”新功能的推出,到近日发布声明称将对“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行为”进行处罚。
不知不觉,身边发原创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发各类打卡链接的人却越来越多,朋友圈的画风似乎透露着一股浓郁的商业气息。
然而,“仅一月可见”、“打卡违规”这些措施,真能改善当下朋友圈的社交生态吗?
朋友圈的保质期
还记得早年间大家从QQ转移到微信,是为了追求微信简洁而舒适的体验,微信的好友才是真正的好友,微信更多的是一个提供记录真实生活感受的平台。
早年间的朋友圈可以说是非常的朴实了,朋友失恋的辛酸,亲人们乐观的生活态度,收到别人的赞都会倍感兴奋,基本每条朋友圈都是原创。
后来我们加上了亲戚、同事、领导、客户,随着这些人的进入,朋友圈不再是那个单纯抒发自我的天地。我们开始紧张、收敛、提高警惕,开始小心翼翼地分组,反复斟酌每条朋友圈的措辞,精心维护自己的形象。
再后来,微信推出了朋友圈权限的设置,一夜之间,点开一个人的朋友圈却发现两道横杠中间的那句冰凉地“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一开始声讨“三天可见”的人不在少数,就连父母都会质问原因,想保护自己的隐私也会被误解为不近人情。
人们在如何更好地维护形象、保护隐私的边缘徘徊着,最终越来越多的人鼓起勇气加入了“三天可见”的大军,因为这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让人们可以忘记过去,随时建立一个崭新的自我。
低保质期的朋友圈,让朋友圈只维持在特定时间段,这也是自我审视的一个轮回,让偶尔失控的表达欲成为历史,不至于日后想起脸红尴尬。
朋友圈式朋友
跟当年的QQ空间不同,如今的朋友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不再是一个简单地分享生活的平台。
现代社会,一切关系从加个微信好友开始,朋友圈变成了大家口中“万能的票圈”,在某种程度上,朋友圈甚至已成为很多人赖以谋生的平台。
如今的朋友圈更像免费的宣传板,也是越来越多的商家和平台抢占的高地。各类抽奖、众筹、英语打卡、公司动态等蜂拥而至,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扮演着利益收割者的角色,商家以各类方式承诺转发朋友圈后的好处,这种以低成本换取大众自发传播品牌的行为果然十分奏效,一时间各类打卡刷屏。
悲剧的是,在这些林林总总地动态间我再也看不到朋友的笑容,甚至已经开始遗忘他们的模样。
朋友圈还叫朋友圈,但它已经被征用为工作圈、亲友圈、打卡圈、利益圈。
朋友圈加了几百上千的人,却没有几个是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偶尔想找人说话,翻着几百人的好友列表却感觉无从选择。
没错,最终我们都沦为了“朋友圈朋友”,只剩下信息和利益的交换维持着我们薄弱的关系。
朋友圈式焦虑
比起设置权限和打卡链接更让人恐惧的大概就是来自朋友圈的压力了。
记得有一个名词叫“同辈压力”,大概意思就是同辈人相互比较而产生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可能会促使你改变现有的价值观和态度。
人们习惯在朋友圈里晒正能量和高级,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自己的“人设”,经常能看到朋友圈里的同龄人有人已经游遍全球,有人工作已小有成绩,有人感情已开花结果,仿佛生活本该如此精彩,而你的生活依旧原地踏步,平淡如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不再是分享和欣赏,更多的是评判。
这个人很高级、那个人很low, 大家都争相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朋友圈,殊不知在朋友圈里找安慰和存在感,到头来得到的却是焦虑和烦躁。
从朋友圈发出的那一刻焦虑感就随时间直线上升,偶尔说多了话或抒情了一点就会不自觉紧张,羞赧起来。
眼看着微信好友越来越多,寂寞却没有因此而减少,好友列表里躺了不少曾经要好如今“断联”的朋友,似乎联系你们的联系只剩下点赞了。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句十分经典的话:
“朋友圈就是一种不发憋屈,发了矫情,删了刻意,留着又膈应的存在。”
当朋友圈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社交平台而是承载了太多的比较、利益、评判时,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会感到疲惫。最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逃避,没有精力去讨好别人,不如把自己藏起来,网络社交困境让人们选择封锁自己的动态。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交往是一种循环往复的游戏”,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为了一个红点,一次点赞,几串数字,而不是一个真诚的问候,一次有温度的拥抱,以及彼此心灵的碰撞。
朋友圈所给予的便利偶尔也会让我们在其种种规则下迷失自我,忘记了其当初作为一个简约社交平台的属性。
活在朋友圈里的人是完美的,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完美的人生,无论你如何选择,都愿你能遵从内心,让社交变得简单再简单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