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残卷是由大明第一权臣张居正所写,自己能掌控朝权十来年,左右皇帝想法,实施自己的政治理想,这是历史上几千年也鲜有人能做到,所以权谋残卷告诉了人们大明权臣张居正成功的秘密,既然是残卷,也就说明隐藏了些许不希望人们知道的秘密,但书中的知识非常受权谋家推崇,这是成功的秘诀。
开篇第一章节,就是智察卷,明察秋毫对一个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你不能明察秋毫,你就算不得聪明人,假如你不明察秋毫,别人就忽悠你算计你,假如你不能明察秋毫,成功的路上一定是非常艰难,因为你不能正确的谋划事情,不明察秋毫就无法做出决断,就会错失机会,那么成功就遥遥无期了。
一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明察秋毫呢?张居正在智察卷给了答案。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着。
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
张居正说月亮出现了红晕,就会刮风。石柱底座出现潮湿就会下雨。这是自然现象。换言之,人在社会里的事情虽然和自然界的表象不一样,但道理是一样,一定有规律可寻,发生事情一定会有征兆。能观察到规律和征兆的人,一定是善于观察的人,能够从细微之处发现事情的本质。
对于观察别人,确定别人的目的和背后的秘密,则需要听其言观其行,观其色而究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辨别别人的方法,就是拿他说的话和他的行为就对比,来确定事实,来判断这个人,这和韩非子的形名参同原理是一样的。
一个说话的神态,必然表现着他的内心世界,观察他的神色,查探神色背后的事实。高手是非常善于伪装的,仅从表面现象是难以看出了得,要想知道事实,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鬼谷子的反应术,就是不断的唱反调,用反诘的方式,使他露出本来的面目,显示真实的内心世界。
二不明察的后果有哪些呢?
不察,何以烛情照奸?察然后知真伪,辨虚实。夫察而后明,明而断之、伐之,事方可图。察之不明,举之不显。
假如你不能明察秋毫,别人就可以忽悠你蒙蔽你,而你却不能发现,中国人做事,经常诱于言壅于事,把事情说的天花乱坠多么的容易成功,然后把钓上钩,然后他拉到你入伙,他跑路了,让你血本无归。
你明察的话,别人就没有办法匡骗你,明察能知道真与假,知道真与假,你就能判断是不是对自己有好处,可以别人的虚和实,看到别人是不是在作假,然后就能确定事实背后的真相。
当你确定真相以后,根据真相你就能做出判断,做出决策,这样处理事情就容易多了。假如你不能确定事实真相,做事不容易且更会血本无归。
张居正又说: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进可以全国;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明察的人就会富有智慧,是个明智的人,不能明察的人遇到事情就会感到迷惑,迷茫的不知道如何下手。明察的人,可以让国家强盛,自己高官厚禄,财富万贯。也可以让自己明哲保身,不受到祸患的威胁。对于明察秋毫,应该值得非常重视的事情。
明察秋毫的人是明知的人,不能够明察秋毫的人,就会遇事迷惑。洞察先机的人在国家能够使国家强盛,与自身可以保全自己。君子在明察这件事情上面应该有足够的重视。
察不明则奸佞生,奸佞生则贤人去,贤人去则国不举,国不举,必殆,殆则危矣。
明察秋毫对一个对管理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假如你不能明察秋毫,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就会有人从中作梗,有人会趁机忽悠你,以此来获得者利益,人本性假,诚不悦人。要克服自己的爱慕虚荣,历史上靠谄媚乱国的事还少么?
当你身边全是迷惑你获利的人,明智的人就离你远远的,因为你不能明辨是非,恐怕自己会受害,害怕自己不能实现目标。当有能耐的人全走了,国家或者团体就不会兴旺发达,不向前就会后退,这样子就会走向衰落和败亡。
对个人也一样,你身边全是一无是处的人,到处忽悠你不思进取的人,你注定要败亡,人是群居动物,容易收到环境影响,你跟什么人在一起,你就会有多大成就。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魏崔浩堪比张良一般的人物,从史书记载,在计谋上甚至强于张良,但是不知进退,看不清权利的本质,做了些许错事,以至于被杀九族。
在十六国临近末期的时候,东晋刘裕掌握了朝权,恰好后秦姚兴挂掉了,刘裕兴兵北伐,北魏皇帝拓跋嗣问崔浩:“你说刘裕攻打后秦能胜利么?”崔浩说:“肯定能行”
拓跋嗣然后问崔浩,一定能行原因。崔浩说:“当年后秦的领导姚兴,注重虚名不务实。而继承者姚泓又生性懦弱,身体又多病,兄弟们之间,相互不服气争权夺利,不能团结一致对外,这是后秦的内部情况。”
然后接说外部情况,说:“刘裕的士兵们勇猛善战且训练有素,刘裕出身寒门,没有任何可以借力的地方,没有土地没有士兵,最后消灭了桓玄,恢复了东晋朝廷,在北方吞并了南燕,在南消灭了卢询,所过之处,没有敌人,说明此人有足够的才气。这是外部情况,所以说刘裕攻打后秦一定能够胜利。”
拓跋嗣然后问崔浩:“在他进退俩南的时候,我们派骑兵直接攻击东晋的老巢,刘裕会怎么样?”
崔浩说:“我们的条件不具备,西边有胡夏,北边有柔然,他们都在等机会,图谋我们。陛下你不能指挥军队,精兵也没有多大用处,发现国内也没有过人的将军,其他人根本不是刘裕的对手。”
崔浩接着说:“攻打东晋看不到实际好处,不如静观其变,等待机会。刘裕回到都城,一定会篡权夺位。况且关中民风彪悍,不是那么容易稳定统治的,没个几年不行。刘裕一走,留下的守将肯定不是对手,这块地盘终究是我们的。”
拓跋嗣笑着说:“你分析得很周详。”崔浩然后评价北魏的敌人胡夏赫连勃勃,说:“赫连勃勃当年国破家亡,孤身一人,寄食在姚家门下,接受姚氏的官禄。不但不想报答姚氏的恩情,反而乘人之危,占据一方地盘,与四邻结下了仇怨。像他这样的撅起自我竖立的小人,虽然能强大暴虐一时,终究要被别人吞并。”
无论评价刘裕还是赫连勃勃,都一一应验,无论对事情的做何评价,结果都是一致的,最后在崔浩算无遗策的帮助下,拓跋嗣的儿子统一了中国北方。
一个明察秋毫的人,对人对事都有正确的认知,筹谋划策才能万无一失,修炼自己明察秋毫的能力,你也能够张良崔浩一般的人物。
修炼智慧,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文章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