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老妇人,来到佛祖面前哭诉,问佛祖:“都说众生平等,为什么幸福的人那么多,怎就我过得这么不如意呢?”
老妇人说她年少时,家里孩子多,父母对她从来没有耐心,她处处表现乖巧,想得到父母的疼爱,可是从来没有。
“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都那么好,而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呢?”老人向佛祖倾诉。
青年结婚后,丈夫从来不对她说甜言蜜语,也不会在节日、纪念日给她仪式感,也不能挣大钱。
“为什么别人的丈夫都是在外能干,在内体贴有加呢?”老人哭着说。
老年后,好不容易把孩子熬大了,可是他们也只是普通工薪阶层,各个忙于生活,很少有时间来看她,连关心都不多。
“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那么有本事,能承欢膝下呢?”老人再次哭诉。
佛祖看着哭得悲戚的老人,慈悲地说:“由贪生恨,由欲生苦,你一生的痛苦根源,都在于你对身边人的期待太高。
父母纵有不好,好在将你平安养大,丈夫纵有不好,好在老实靠谱,子女纵有不好,好在各自成人成家。
你看,放低期待,生活就会有了优点。”
天不遂人愿,事难从人心。
这世上没有人能事事如意,也很难有人会以你想要的方式,待你好。
佛家说:“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生活中以为的种种事跟人是我们产生痛苦的原因,但真相往往是由于外界的现实无法与内心的期待趋同,有时甚至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无法及时纠正偏见,而陷入这种内外落差的情绪中。
真正制造痛苦的,是你的本心。
期待,乃人之常情。当一个需求产生之时,自然就有了期待,然后就是竭力满足期待的行为,并渴望结果如己所愿。
但是生活本不完美,没有人必须得按照你的意志行事,没有事必须得按照你的理想化而展现。
我们真正面对的是看清人生的一切无常,即使期待落空,我们也能及时意识到期待本就是一场虚无缥缈的内心演练。
真正那些为了期待的种种尝试,才是最宝贵最值得铭记的人生经历。这个过程不管苦与甜,却也是你唯一可以把握不用去期待的事情。
关于期待,把最大的期待留给自己,把一部分期待留给除了自己以外的一切,才是一剂面对期待落空的心灵良药。
学着降低对外界的期待,只有自己才能实时满足自身绝大多数需求。
对于外界,或许我们真正戒掉的不是期待,而是应该戒掉把希望种子放在外界之上的坏习惯,而那个真正能满足你绝大多数期待的贵人——自己,不小心被你忽略了。
在有些人眼里,面临期待落空的刹那,以为此刻的坏情绪就是生命的全部,生命的边际也就如此一眼到头,如何也见不着人生中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归其原因:只是这些人没有把最大的期待放在自己身上,其实,每个人都比自己能想象到的可以做的更多。
看看把期待放在外界之上会发生什么:
1.别人满足了你的期待,你欣喜若狂。
2.别人让你失望,你垂头丧气。
3.你盼望着事情会有转机,却没有主动做点什么(结果同上)
所以,把期待偏向外界,你就有机会得到失望。
我们要做的也只是脚踏实地的跟随内心一点一滴前进,想到什么该做的就去做了,即使恐惧,只要对你有意义,不管结果如何,勇气本身也令人骄傲。
放下完美,接受自己只是一个好与坏并存的普通人,当你的能力不断拔高,你的自信心稳步提升,或许你也不再那么需要别人来满足你的期待。因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人群之一。
可能很多时刻,不是你主动想偏重外界来满足你的期待,只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撑起多数需求的独立满足。
对于期待这件事儿,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逼自己成长起来,让自己满足多数期待还是一件更靠谱的事儿,对于外界,学着慢慢看清人生真相——只要有期待就会有失望,放下过度期待。
对于外界的反馈,只需抱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双引号”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以上,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