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瑾七
知乎上有人提过这样的问题:“你多大的时候开始独立思考?”
01
小静从小到大,胆小而一向以乖巧懂事著称,习惯了不反抗、不反驳长辈,将自己的心愿和欲望都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大一的下学期,她跟母亲说想买一台电脑,但是被母亲在电话里拒绝了。那一次是她第一次很坚定的坚持自己的主张。当时因为还是个学生,并没有经济独立,但她坚持说:如果不给我买,我去跟表姐借钱买。结果她的坚持让母亲看到了自己的迫切需求,在理解她的处境之后,母亲支持了她。
02
独立思考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一件事情。
母亲并不清楚,学校和宿舍里已经每个人都有一台电脑,大家每天的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电脑。小静每天东跑西蹭借别人电脑用,她是已经厌倦这种生活状态到了极点,才提出这样的请求。从母亲的角度出发,这是个花钱的事情,而且不是吃饭、买衣服、交学费的必要花销,她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否定的。因为对母亲来说,这只是一件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但小静知道,对自己来说这是个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所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理解你的立场,需要你从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独立思考。
03
职场中,很多人喜欢惟命是从,喜欢扮忠诚、扮听话。领导下达了指令,一味的说“好、好、好!”“没问题!”“一定办到!”其实当你接了一项任务之后,领导在交代给你的时候,要的不是你简单的顺从、承诺。需要的是你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比如上级对身为职场新人的你说:“今年的新年晚会,小李就交给你去办了。”你应该怎么做?直接回答“好的,没问题。”当然不是,晚会筹备怎么可能是你一个人能办成的事情,不论你所在的公司是大是小,公司不出钱,不派人协助你,你纵使有三头六臂也很难一个人撑起这个事情。
如果你稍有职场经验,正确的答复应该是“领导,我先做个方案,给您审核。”所谓方案就是你的独立思考,在方案里面你要跟体现出你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助,需要大家的参与,需要提前预定场地、预定舞台,需要预算。有了人,有了钱,什么事情就都能在你的统筹之下顺理成章的展开了。
所以不考虑个人的利益,不思考自己的身份处境,不叫独立思考。如果一味说好,上级以为你自己可以搞定,那后面在你需要人帮忙,需要人协调,跑腿;需要安排供应商提前做事,需要支付预付款的时候,所有问题就都变成你一个人扛。事先不提出来问题,做起事来才跟领导要这要那,同样也是遭人白眼、让人觉得你能力不足的行为。当然,如果最后你又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那就等于作茧自缚,最后只能失信于人。
04
独立思考又不仅仅是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否则你会走进一个误会、误解的误区。
职场新人小冯,刚进公司没多久。星期五下班的时间到了,部门的同事都比平时走的早,而且好像还是三五成群一起出发了。敏感的她,意识到这是部门搞了什么活动,真是奇怪,怎么好像全部人都去了,唯独没有叫我。难道是谁对我有意见了吗?或者是我做错了什么吗?她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本该好好享受的周末,就在她郁闷的心情中虚度了。星期一回到办公室,午饭的时候听到一起吃饭的李姐说,周五的庆功宴的饭菜也不怎么好吃。她这才明白,这是她入职前,部门一个外宾接待项目,参与的同事一起去吃了个饭而已。
独立思考,不是要你闭门造车。在你不知道自己身处什么情况,又对此很敏感,想知道为什么的时候。需要根据客观的事实做判断。在不了解客观事实的时候,不要过早下结论。
05
叔本华说“如果一个人不想动脑思考,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空闲就拿起一本书。”
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份角色。其次就是多阅读,多体验。阅读是获得间接经验的最好办法。在你经验有限的情况下,你很难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你想要客观的看清这个世界,需要你永远抱着一颗好奇的心,多分析、多学、多问、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