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懂得的人多,重视的人少,真正做到的人几乎没有,因为实在太容易忽略了。
就算是经常号称要自省的,也不过是反省今天有没有浪费时间?是不是又懒了?哪里讲错话了没有?计划执行得怎么样了?目标实现了多少?诸如此类,多是关乎自身成长的,关乎去“成为更好的人”、“更值得被爱的人”,却常常忘了,多给家里的父母打一打电话,去主动联络一下常来找你的好朋友,去好好陪陪一直在身边默默付出的人。不是流于形式,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真诚以待,长久契阔。
你明明知道,亲近和疏远,信任或怀疑,大体都与陪伴沟通的的时间长短成正相关,而作为被偏爱着的人,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却正是那个持续付出着的人,一直偏爱着你的人。
因为人最容易养成的习惯,是令自己舒适的习惯。
比如,习惯于别人主动来联系自己,习惯于对方迁就自己的情绪,习惯于吃着同事天天带来的零食,习惯于让另一半去洗碗打扫,习惯于被各种宠溺和关爱,而一旦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失去了这些,就会像个孩子一样胡闹、纠结,觉得自己被辜负了,被伤害了,就像那个接受长期喂养的乞丐一样,去质问别人:你为什么拿我的钱去养你自己的老婆?
有一句伤心话语,是这样说的:“我给你一块糖,你看到我给他两块,你就对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给过我两块糖,而你什么也没给过我。”长期被偏爱着的人,就是容易忽略付出,忽略回报,渐渐的还以为,什么都不用做,才是最正常的。
毫无察觉的麻木,才是最残酷的虐待。
前段时间,看到过几篇网络热文,大致主题是“我为什么不愿意主动联系人”,讲得头头是道,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看的人也觉得对呀对呀,“虽然感觉是歪理,但是挺实在的”。虽然觉得中枪了,但是不知道怎么治。
我曾经也是个极不爱主动联系别人的人,我也不知道怎么治,但是我至少知道,“不主动联系也没关系,真正在乎你的人会主动来找你”,类似这样的理论非但无益,而且是有毒的,和“真爱不需要找,它自己会来到你身边”一样,只会麻痹心灵,却毫无真实价值,甚至会让人变得懒惰自私,愚蠢无知,孤独淡漠,焦躁莫名。
就像那首歌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我们总是习惯于注视着远方,去追求未得,而有意无意地忽视掉当下的已经拥有的部分。被偏爱的人,渐渐的以为这一且都理所应当,本就如此。
要是有一天,忽然被戳破了真相,被告知一段关系不可能永远都是单向的,你也不可以一直仗持着被偏爱,就什么也不做。也许你一下子还接受不了,火冒三丈,嗤之以鼻,说到:如果他坚持不了,就不是真爱,这样虚伪的感情,我才不要!
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世界上,人不可能永远孤身一人。拒绝,也不一定代表勇气。
我知道你肯定有偏爱的人,也同样被人偏爱着,你也许辜负过陪伴你的人,也终于放下了许多的不甘心。你也许曾下过死决心,要好好对待身边人,又一次次忽略他们的感受。
但无论如何,请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成为有恃无恐的人,不要自以为安全感情永不变,不要相信别人出于真心就不会累,不要等到有一天,别人终于停止了对你的偏爱,你才想起来,才去追问,这到底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