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化学习到底有什么用

2016年对于我来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的学习方式改变了!

以前的我非常喜欢自学,一个人闷在家里吭哧吭哧自己琢磨(就是死宅),崇尚那种“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爽感。而2016年认识叶武滨老师之后,他把我一把推进一个叫做“社群化学习”的大坑。

一开始,我是愤怒的!抗拒的!试想,要让一个完美主义者在刚开始学习时就完全暴露在群体目光中是多么没有美感的一件事,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刚开始的我,一直是处于和全体同学的对抗和拧巴当中。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已经坚持自己的目标90天了。

今天收到一个同学的问题:为什么要在社群中学习呢?为何这群人要制定如此严格的社群规则呢?又没有钱,图什么?

一瞬间,我百感交集。同学,你简直说出了我90天之前的心声啊!但是,作为一个“三分钟热度”重度患者的我,如何连滚带爬违背本性地走过这90天,我觉得我还是有必要分享一下它的作用的。

毕竟,面对任何一件事,首要第一问就是“明确意义”不是吗?


1、个人成长的本质就是向自己宣战,盟军力量很重要。

一个人想要做一件新的事情,养成一个新习惯,看似很小,但是却是在向自己的旧有习性和行为模式宣战。这相当与在自我内部发起的一场战争,也相当于为自我开刀。要与自己旧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对抗,一个人的力量是相当薄弱的。在这场对抗中,一个人的力量好比一根筷子,一群人则是弯折不断的木柴捆。

而我们在养成新习惯的路上,通常遇到的问题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a、错误估计自我革命难度有多大。以为不过是个小习惯,但是没有认清这场战役的本质。

b、自己的力量太单薄,被旧的习惯势力反扑时,基本抵抗不住。


2、大脑有自我保护机制,最讨厌认知失调,最喜欢平衡和谐。外部力量对打破自我妥协的作用是很大的。

我们的行为习惯是在漫长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调整并养成的,大脑像一个兢兢业业的居委会主任一样,看到哪里不平衡了就会发展出一些机制去适应它。而个人成长势必要打破一些旧有的固定平衡,这就会逼迫大脑作出相应反应,强迫它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去适应这些改变。

换了你是大脑,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模式要被打破,你干吗?

于是大脑就会千方百计找一些理由来论证这些改变其实不是必须的。

此时,外部的力量就非常重要了。有第三方冷静客观的监督标准,一切的理由都不会被妥协。一切的自我防御都会被识别。


3、“他可以,我也可以。”目睹别人的成长过程,容易复制。

以前,大家闷在屋里学习,拿着成品出来的时候会吓你一跳。于是顿时跪倒:大神!同时心里会产生“这是个天才,我肯定不行”的想法。

其实不论多大的成果,也不过是水滴石穿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只是,若没有对标物,前途漫漫就显得目标遥不可及。既然遥不可及,那么趁现在躺平就还来得及啊!

于是,低要求,自我放纵就产生了。

但是进入社群学习之后,大神也和菜鸟一起,制定小小的目标,一点一点在坚持,我们很直观地就看到了他的改变是怎么来的。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他也有高峰和低谷,也有着一段时间想要放弃的挣扎。我们此时才意识到:大神也是从凡人一路走来的。他可以的,我也一样能行。


4、一起坚持的时候,有许多小窍门可以互相学习,令学习之路事半功倍。

比如我曾经无法坚持早起,就很羡慕地对群里坚持很好的同学说:“我好羡慕你啊,每天都可以坚持早起。”

结果他立刻答复我:“我以前坚持早起也很困难。但是我发现了早起的诀窍,就是一定要有清晰目标。没有目标,绝对没有办法长期早起。在坚持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早起到底是为了完成什么?”

于是,在他的帮助下,我顺利明确了我的早起清单。

此时,另一个同学又向我分享了利用仪式感起床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香氛、最喜欢的音乐,让早晨被最喜欢的东西包围,坚持自然容易。



5、对抗干扰,创造和谐环境。

人在学习的时候,通常会遇到几种声音。一是冷嘲热讽。二是看到了你改变,觉得你可能有病的。三是觉得你不再是一个好的狐朋狗友了,立刻在圈子里疏远你的。甚至还有直指你开始装了的。

对于致力于个人成长的探索者们来说,在自己刚起步的时候,收获的大多是不理解。

此时,肯定、支持、难以支持时的鼓励、正面的反馈、低精力时能量的提供、遇到瓶颈时的讨论和出谋划策,这一切是多么的宝贵。

这些,只有志同道合的同频伙伴可以提供。

没有一群同行者,在刚开始时会非常容易屈服于身边的环境,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逐渐“泯然众人”。


我们常说:“道理学了一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信息爆炸时代,理论和信息唾手可得。但在我们可以接触到任何理论,信息毫无秘密可言的时代,我们发现,我们的行为改变却比以往更难。

但,成长这件小事,却只能从行动结果来衡量。

我们在这个时代,选对学习方法了吗?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祝大家每一天开心精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用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样一本书,看到这样丰富的故事,感受并且成长着。 这本书写于两年前,那时作者和我现在一样大,...
    凡辛阅读 234评论 0 0
  • 星期五我们班举行了一场队会,我从中学到了有关消防安全教育的知识和其逃生或预防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觉得这场班会真有意义!
    5501阅读 526评论 0 0
  • 活动链接:七夕联合征文 1.个人介绍 照片:说是要有的 昵称:养完细菌养花草,小池(同事的叫法),池大大(我小妹小...
    养完细菌养花草阅读 460评论 17 8
  • 【TED】向死而生 演讲者在大学的游玩中,因为触及高压电从而失去了四肢。 看到演讲者的此时状态,人们总是顺理成章的...
    工藤平次阅读 479评论 1 5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山谷的青松, 是夕阳中的战士; 日暮里的站姿...
    小蚂蚁的自留地阅读 31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