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长医胸痛中心微信群,资丘卫生院王艳霞医生上传了一份心电图,几乎同一时间,长阳县人民医院内三科龚万宝医生给出了诊断:“室上速”。
2018年4月17日,长阳县胸痛中心在县医院正式成立。“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是胸痛中心建设的核心理念。
以心肌梗死为例,心梗的病人在发病后的一个小时内如果能够开通血管,平均的死亡率是1.6%,时间延迟到2个小时,平均死亡率是2.1%,延长6个小时,平均死亡率是6%。
长阳地处山区,地广人稀,辖8镇3乡,154个行政村,如何尽快将胸痛的救治理念惠及全县老百姓,将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病人,争分夺秒从死亡线上拽回呢?摆在了新成立的胸痛中心面前。
作为胸痛中心核心成员,急诊科主任周蓉果断决策,何不效法上级医院做法,创建微信群,实现病人信息第一时间上传,远程精准施治,快速城乡联合转运,大大“提速”救治通道呢?
说干就干,周蓉带领全体医护,在县卫健委的支持帮助下,不到一小时,微信群就初具规模,考虑到救治的专业性,她力推内三科方宁主任做了群主。
6月4日,借助微信群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县医院与贺家坪卫生院合作,仅用1小时,成功完成一例急性心梗病人的转运,更令人振奋的是,病人堵塞的血管再通,神奇般只用了24分钟。
这就意味着,病人即使在乡镇卫生院,也能及时得到县医院专家的治疗指导,山路十八弯己无法成为阻碍救治的主要因素。
从此以后,微信群就常常出现本文开头那一幕,县医院心电图室及心内科医生们,24小时枕戈以待,全县急救中心的每一支院前急救队伍,无论城乡,随时准备出发,全力保障这条救命通道的“高速”。
时间,终于被前所末有的重视起来,“以病人为中心”成为了救治的主线,一条生命的“高速公路”逐步形成。
急诊科主任周蓉介绍说,随着“生命高速”的逐步成熟,这种模式将会越来越多运用到急性脑卒中,急性创伤,高危孕产妇的救治中,从而更好护卫长阳人民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