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读书笔记
读书内容:《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著)
今天听见有人说,不赞成学生看言情小说。我却有点儿不同意见。很多言情小说其实是顶顶好的,是足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传世经典,比如《桃花扇》,比如《红楼梦》,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比如《傲慢与偏见》。
看完《傲慢与偏见》,我其实也思考了很久,这本同样让人看到开头就猜到了结尾的言情小说为什么被赋予如此高的文学价值,两百多年仍然经久不衰,脍炙人口?
仔细又读了一遍译者序,发现简·奥斯丁的崛起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简·奥斯丁生于18世纪70年代,在她出生以前,十八世纪上半叶,英国涌现了一批现实主义小说大师,而到她出生的时候,这些大师都相继去世,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无病呻吟的感伤派小说和哥特式传奇小说,生命力并不顽强,可以说,在18世纪70年代到十九世纪头十年,这四十年间,英国文坛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空档期,没有产生任何重要作品。这四十年同样也是简·奥斯丁生活的四十年,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相继发表了《傲慢与偏见》、《爱玛》等六部小说,“这些小说以其理性的光芒照出了感伤、哥特小说的矫揉造作,使之失去容身之地,从而为英国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
那么,世人对这部小说的高度盛赞也是因其洋溢着“理性的光芒”的“现实主义”吗?
带着这样的思路,迅速地把小说的前后闪过了一遍,的确,小说虽然描写的是感性的青春和情感,但笔触和思想却是理性的,而落脚则是现实的婚姻。
小说通篇其实都在批判毫无理性的感情冲动,比如只求把女儿嫁出去、只考虑金钱地位而不考虑人品的内贝特太太;对男人只追求迷人的外表、甚至都毫不关心对方内心世界便盲目私奔的莉迪亚;无视爱情基础、仅仅依据经济、地位就盲目嫁人的卢卡斯小姐。当然,还有几个被极力讽刺的男子,威克姆先生,恣意妄为、满嘴谎言的无耻之徒;柯林斯先生,时而谄媚奉承,时而故作姿态的两面人、假道学。就连几个主要角色,也难免有被感性蒙蔽了双眼的时候,宾利先生在去往伦敦之后,被身边的朋友和姐妹劝说,忽略了简对他的爱慕;达西先生因为放不下架子和陌生人正常交流,被冠以傲慢的称号,直至最后才得到应有的赞誉;而伊丽莎白,因为达西先生和威克姆先生初次对她态度的差别,差点儿爱上了后者,更是和前者误会重重,为他们的感情进展制造了无数阻碍;就连全书最理性宽容的简,也难免关己则乱,误以为宾利先生对她没有产生真正的爱慕。当然,这些人到最后都得到了与自己品行和性格相匹配的婚姻,无论这些婚姻是美满,或无聊,还是貌合神离,这都是现实中婚姻的各般真实颜色。
身边有朋友婚姻失败,怎么也想不通几十年的感情这么会说变就变。其实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的,也许我们理性的潜意识早就发现了变化之起,只是很多人往往用感性的开脱蒙蔽了眼睛,欺骗了自己,直至恶疮化脓,再难遮掩,只能痛心剜去。当变局无法挽回,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接受现实,理性地思考接下来将要独力担当的人生,继续感性追思前情则是无济于事了。
有时候会觉得,婚姻如棋局,变幻莫测,斗战博弈,既不能仅凭理性僵化算计,又不能全靠感性任意妄为,有人走得云淡风轻,胜似闲庭信步;有人则是步步惊心,一着错,满盘皆输。个中三味,存乎一心,感性与理性的度衡,也只能自己把握罢。
无论最终是成功或是失败,这就是命运,这就是现实。
终究,我是一个宿命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