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影片前半部分剧情是有点尬,到后半部分才渐入佳境,最后的高潮结尾很喜欢。总体而言,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能看出主创团队很有想法。
但越是这样,对于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来说就越是可惜。不过现在说啥都已经没用了,电影票房已经注定扑街,无论有多少人真心欣赏这部影片,作为商业化的产品,它也只能作为一个失败案例来分析。
有一点要说明一下,千万别把电影的扑街归咎于黑子的抹黑,诚然黑子们能影响一部分人,但那对于整体票房来说绝对是很小的一部分,他们只是在互联网上声音大显得很聒噪而已,论现实的影响力绝对赶不上吴京和央妈的推荐。
那为什么还是扑了呢?归根到底还是故事题材和人物外形的问题。舞狮虽是传统文化,但和大部分观众还是有一定距离感的,再一看介绍,反映留守儿童的故事,兴趣又减了一半。
绝大部分人,嘴上都说着要关注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但真让他们去看电影,他们是宁可看一部爽片的。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大部分时候我也这样,所以选这题材本身就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但为什么要在题材本来就不够吸引人的情况下强行挑战观众对人物的审美呢?
说实话如果不是之前看了某up的强烈推荐,就那几位主角的造型往那一站,可能我也不会去看。虽然到了电影后半段习惯以后,觉得也没那么丑,甚至短发主角还挺酷。
但对于没看过电影的人来说,就凭几张造型截图确实是有劝退效果的。
让人失去观影冲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那些不去看的人,不会说舞狮不够吸引人,不会说留守儿童题材不好,就只能抓住人物造型往死里锤了。
正巧还撞上眯眯眼,帽子自然就扣了下去。所以,那些没去看的人可不是不支持国产动画,反而是我们这些看了的人傻,是被忽悠了,以至于让他们生出些优越感来,加入了跟风黑的行列。
对于键盘侠而言,这些都是基本操作,没啥好奇怪的。
因此整件事最大的教训,就是不要头铁,不要头铁,不要头铁。主创团队水平是有的,能看到他们对艺术的敬畏,对理想的敬畏,但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市场的敬畏。
我也不是说要一味迎合市场,但一部作品想要成功,总有需要对市场妥协的地方。他们的题材已经足够有挑战性了,但他们的设计似乎觉得这挑战还不够,还得在审美上再挑战一下,才显得他们与众不同。
丑的方向有千万种,他们偏偏选了吊眼角的眯眯眼,就是这一点,成了黑子们手中的刀。
同时,主创人员对争议的回应也是堪称灾难级的公关案例,更何况本子也不能算有多好,里面好几个桥段都不符合情理,既想描述现实主义的故事,又完全违背常理。
比如一个专业的官方舞狮大赛,居然能让一个看台路人闯进来比赛,这已经违反了比赛规则?
还有同名的女生还能闯进来打鼓?这是比赛还是大爷大妈跳广场舞啊?解说员在解说他们师父的年龄的时候居然连比赛名单都不看。
不亏是专业解说,赛前就把所有参赛选手的信息和模样都背下来了?可以闭着眼睛解说了?
还有前面的当众暴力,当众抢钱,后面的当众犯规,都把周围的观众表现得像傻子和瞎子,毫无逻辑。
同时许多地方还套用了很多老套的公式剧情,加上里面融入了很多无厘头的搞笑桥段和梗,也很尬,因为很多都不符合角色性格。
这部动画电影的剧情和人物形象,也配不上制作这么精良的美术。给我的感受就是现实主义的故事却表现得很魔幻,成人向的故事却表现得很幼儿。
因此,电影主创来广东取景是取了。但是,醒狮它们有认真了解过吗?它们有抬头看看路上的人长什么样吗?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是站不起来吧!
咸鱼强这种狮王级别的人开班授徒,每天过的不知道多滋润,用的着去卖咸鱼吗?现实生活中这类人直接是住别墅的。
就是剧情看来,前半段很无聊,且台词、配音和情节都有不合理的地方,后半段高光集中在男主阿娟身上,展现了他优秀的品格,其实应该有好多人与其说是喜欢这电影,还不如说是喜欢上了有优秀品质的阿娟。
可问题最糟糕的就是这个人设,说是在佛山的小孩父母去广州打工然后做了4年的留守儿童。也不知道导演知不知道佛山属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05年正在起飞,他父母需要去广州打工吗?
当地大把工作机会。你说他在粤西粤北做留守儿童我还相信。舞狮不挣钱,普通舞狮队都能接商演,参加比赛拿奖金,更何况主角这种舞狮高手呢!
主角一个舞狮比赛冠军或者是亚军,不在珠三角地区打工,在珠三角逢年过节珠三角大把有钱的村子企业请舞狮,他期间接舞狮表演不比他去上海打工来的钱多。
而且主角还是一个没钱没学历的人,他跑去上海做工地送外卖,上海强的是金融和互联网,不是轻加工业。这不是为了影片剧情强行制作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