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这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阅读完作品后最直观的看法。

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他的一生,似乎充满着荒诞、悲情、苦难、绝境,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几次落泪,似乎是同情福贵的遭遇,又像是同情生活在二十世纪艰苦时期的底层人民,苟活着已经很艰难。

福贵在家境没有败落前,过着荒诞愚蠢的前半生,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最终家产败落在自己手中,亲爹气死在眼前。本觉着这个浪子算是要完蛋了,没想到后半生居然活出了人性,但是剧情并没有按照我的想象发展,一个落魄的浪子历尽生活的困苦最终积极向上走上了正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果真是这样,余华便不是余华,《活着》也不是如今的《活着》了。

余华的残忍之处,是让你对小说所描述的悲痛会感到麻木。福贵的娘死于没钱看病,女儿凤霞因发烧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春生因为抽血救县长夫人而送了命,自己的女人又患上了无药可医的软骨病,先后经历生活的困苦、至亲的相继离去、战争的残酷冰冷……,这一系列的打击似乎要到了绝境,但是又反过来告诉你,生活是没有绝境的,你不知道前面等着你的究竟是什么,这一生只有走到头,你才会明白那一刻的感受。

小说中最温情的部分,大概就是女儿凤霞嫁人那一段了,二喜是一个踏实、善良、勤劳的年轻人,我又以为他们的生活终于还是生出阳光了,慢慢又迎来了希望。但是,命运的魔抓没有放过他们,凤霞因难产而死,给二喜留下了一个儿子,悲痛之余,三代人终归还是要继续活着,相互取暖。几年后,二喜因意外又死在工地上,这下,真正只剩下爷孙两相依为命了。作者真的很残忍,把人命视为蝼蚁,如此这般轻易逝去,真正不可忍受的是,几年后外孙苦根居然因为吃多了豆子而撑死,而这些豆子正是福贵亲手煮的。如果作者对之前死亡的描述或许还带着些许的悲痛,那么到这几乎是轻描淡写了,寥寥数语勾勒出福贵的悲惨境遇,又让你感到无可奈何,甚至对这种痛苦感到麻木。福贵没有因此消沉,他还是坚定的活着,用平静的语言讲述回望着自己的一生。

《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到的多数是苦难、是同情,而当福贵自己回首经历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也充满着幸福和快乐,所以,我们始终是局外人。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2018.1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微信圈里铺天盖地的回忆前任。因为伤害已经铸就,再也回不到过去,所以小心脏就在那里怀念怀念,反正好歹日子是要继续...
    宅姐歪歪阅读 3,690评论 0 3
  • 母亲的名字里桂花,有菊花,但却偏偏没有梅花。在我看来,十里飘香的桂花和绚丽娇艳的菊花都不足以彰显母亲的美,...
    李彧飞阅读 1,729评论 1 4
  • “#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十二月,刚下过一...
    简黎17阅读 3,060评论 2 5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