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不多说。这蒋兴哥跟着父亲做生意,来回走了几遍,兴哥聪明,生意场中的这些事基本都会了。老父亲也会高兴坏了。可世事难料,在蒋兴哥十七岁的时候,父亲一病不起,没多久去世了,还好是刚刚回家里,总算没有客死他乡。兴哥恸哭了一场,没办法,总得擦干眼泪,把父亲的后事给办完。殡殓完毕之后,又轻了些和尚念经超度,这就不多说了。七七四十九日之内,自己的本家亲戚,各种表亲都来吊孝。
话说本县有一个王老爷子,正是蒋兴哥的新岳丈,也上门来祭奠老亲家,蒋家亲戚免不了陪王公聊天说话。这期间有人提起兴哥虽然年纪小,但是少年老成,这么大的事,自己一个人就给办完了。话赶话说到这里,有人就撺掇王老爷子:
“老亲家,现如今你家宝贝闺女也已经产大了,不如趁着这场丧事把婚事给办了(看到这我也不理解,原文是‘乘凶完配’,不过看了后一句就理解了。),让他们夫妻两个人有个伴,也好过日子。”
王老爷子没有答应,当天就告辞回去了,众位亲戚等丧事办完之后,又来撺掇兴哥完婚。兴哥一开始也不乐意,但是被连续撺掇了好几次之后,一想到自己孤单一人,连个伴都没有,也只好答应了。随后,央求一个没人去王家说媒,王公只是推辞,说:
“我家多少也得准备些嫁妆,这一时半会儿的怎么能准备好呢?而且兴哥服孝还没有到期,这么做在礼数上说不过去,即使要成亲,等到蒋亲家周年之后再商量吧。”
媒人就把老爷子的话告诉给兴哥,兴哥认为他说的也有道理,所以并没有强求。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的一周年的时间已到。兴哥拜祭过了父亲的灵位,脱下了粗麻孝衣,再次央求媒人去王家说亲,这回王老爷子很顺当地答应了。没隔几天,六礼完成了,兴哥娶了新媳妇进门。有《西江月》为证:
孝幕翻成红幕,色衣换去麻衣。
画楼结彩烛光辉,合卺花筵齐备。
那羡妆奁富盛,难求丽色娇妻。
今宵云雨足欢娱,来日人称恭喜。
这里解释一下六礼,现在咱们百姓婚礼还或多或少的留了这些步骤。
六礼,旧时汉族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以上内容查询自百度百科。
言归正传。
这位新媳妇是王老爷子最小的闺女,小名叫做三大儿,因为她是七月七日出生的,又叫做三巧儿(七夕,也叫乞巧节,也许我和王老爷子想的一样)。之前王老爷子已经嫁过两位姑娘了,都是大美人。在枣阳县中就没有不羡慕的,甚至有人编出了四句口号,说是:
天下妇人多,王家美色寡。
有人娶着他,胜似为驸马。
什么意思?就是说像王家闺女这么漂亮的人,天下少有,谁要是能做了王家女婿,比作驸马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