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你好唐小山
图/来自网络
❤
北宋时,有个人叫郭照乾。一日,路遇一乞丐,乞丐面露倦色,向他讨要食物。郭照乾为人善良,他满满摆了一桌酒菜,让那个乞丐吃了个够。
吃饱喝足,乞丐在桌子上留下了一个神秘小罐,小罐子被黄泥巴封得严严实实,他跟郭照乾说:“作为回报,我把这个小罐送给你。不过现在还不能打开它。一个月以后,方可开看。”说罢乞丐走远。
郭照乾的弟弟,叫郭照度,对这个罐子很是好奇,他认为那个乞丐一定是个疯道士,耍花招逗他哥哥玩儿呢。就没等到一个月,在乞丐离开后的第十三天,把密封着的罐子打开来,看到罐中没有别物,只有一朵牡丹花。拿出花来,只见花瓣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郭氏兄弟仔细辨认,看出这些字迹,都为治疗妇人病症的之方,每一片花瓣上是一副完整的医方。他们赶紧拿出笔来照着花瓣誊抄。
共辨出了十三片花瓣上的字迹,抄录了十三个医方。剩下的十几片花瓣,上面的字迹却都模糊难认。待他们刚一抄录完,所有的花瓣竟就都枯萎掉落了。
❤
他们好不惊讶,试着按照抄录的这个医方,给妇人治疗疾病。竟特别灵验,一治就好;又按照方子炼药为丹,快死的人吃了这些炼就的药丸,竟会奇迹般地好起来。
就这样郭家世代行医,传到了第三世。
当时皇帝宋高宗的妈,也就是孟太后,生病昏迷不醒,皇上下令在全国寻找能够治好太后疾病的人。
郭家三世的后人,名叫郭敬仲,就来到宫中为太后治病。太后刚吃了他的第一副药,就醒过来了,共吃了三副药,病就完全好了。高宗很开心,就给郭敬仲一个光禄大夫的官让他当。
❤
从宋朝开始,中国医学对于男女性别之差异,以及对于女性病症的思考,要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多得多,或许比其以后的朝代更甚。
追溯有记载的宋代以前的治疗者,在民间主要是巫医、萨满和草药医生;宫廷里,尤其是宫廷里为数众多的妇女的疾病,是由针灸医生和按摩医生来治疗。
早在秦汉时,宫廷里就有了所谓“带下医”。带下,指的就是腰带以下。早期妇科很有局限性,它是把形形色色的妇科疾病都归为带下病。
发展到了唐朝,医学有了四个分科:药学、针灸、按摩和巫术。
而到了宋朝,除了占主要地位的内科,又划分出妇科和儿科做为九个独立分科中的两科,不久又发展成了更为细化的13个分科。
❤
除了对于妇科的研究更为详尽之外,宋朝医学实践中,医者的性别界限,也发生了变化。
在北宋早期,宫廷里有单独的旁舍(古书中称为“禁掖”),住着女医官,专门负责为宫内生活和工作的女性,提供医疗物品和其他健康服务。外来行医者是不允许入宫的。
但是从北宋开始,就能看到关于宫廷妇科男医生的故事,如上文对于郭照乾的传说。妇科名医陈沂,是记录在册的宋朝宫庭御医。他曾成功治愈了宋高宗赵构的一个妃子的病,赵构很开心,还赐给他一副御前宫扇。
陈沂因此获得很高的声望,皇帝允许他定期到皇宫内院诊病,获准自由出入女性闺房。自此他家世代行医,直到近代,他的后人居于上海,仍旧以妇科闻名。
这些宫廷妇科男性医生,在获得声誉后,便逐渐取代了他们的女性前辈们,还填补了经验医学的妇科空白领域。
❤
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五十四回,给李瓶儿诊妇科病的任医官,向西门庆吹嘘自己得了个“儒医神术”的匾:“幼年曾读几行书,因为家事消乏,就去学那岐黄之术。真正那‘儒医’两字,一发道的着哩!”
“儒医”这个名词,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宋代。与以往的江湖医生不同,儒医一般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还得受到过儒学教育,并具有实际的医疗技术。
北宋的范仲淹有名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什么有志男儿曲线救国的方法,是要去做医生,而不是像鲁迅那样当小说家或是去做别的职业呢?
那是因为,宋朝的这些以医学为职业的人,他们有着与以往不同的制度上以及环境上的优势,这些良好的条件,能够使他们走上像儒士一样的成名之路。而在赵宋之前的朝代,医生是绝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的。
❤
宋徽宗重视医学,甚至亲自撰写医书《圣医经》。他明确提出让儒士学习医学。在他和其他北宋皇帝的统治下,妇科专家的医学官衔,既可以通过国家考试系统考取;而那些水平异常高超的医生,他们直接被招至皇宫,如果能够出色地医治急症,就可以直接获得官衔。这些医生还可以利用这些名望延续家传的医术。
在宋代,印刷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又出面整理出版了一大批医书,这就为读书人学医,提供了便利的环境。
宋代发达的科举制,催生了一大批读书人,很多没有考取的人,就去改读医书。因此,很多有名气的医家,不但有医学知识,还具有儒学背景甚至是科举经历,这是宋代的一个特殊现象。
在南宋,随着文学的发展,又有越来越多的医生著书,也有越来越多的文人参加到医学书籍的出版中。
“儒医”这个职业便从宋代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