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的爱情》书影兼评
小城自贡,终于找到一家上映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的影院,网上约了一下,只约到一个文艺女青年同去。这部电影算是一部小众文艺片,在这个小城关注者甚寥,本场只有十位观众,还包括因我微信推荐而来的同学夫妇俩。看完电影回来,我又重新读完了一遍同名小说,然后我写下了这个标题。
首先说明一下,写下这个粗鄙的标题, 并非对作者野夫先生的不敬,相反,野夫先生泣血而书的《1980年代的爱情》,读之拜服,引为偶像,也是一心必去影院一观的动因。也非对片中女主角的亵渎,恰恰是为她而倾倒,想为她立传而书。
1980年代,那个年代离我也算久远,只有孩童的记忆。那时赶场天,也爱去供销社看玻璃柜台里摆放的商品,而对售货员是一点记忆都没有的。对八零年代的爱情更是无知,可是,九零年代,难道没有留有一点余温么?
回到主题,我为什么要说丽雯是男人潜意识下的黄粱梦呢?那我们来看看,能满足男人那么多心思且无关男人本身的,女人们能做得到吗?
一是美丽。在野夫笔下,成丽雯的美无以附加,是班上镇里公认的美女,孤傲、忧郁、端庄,这些都是文艺化的美丽的代名词。而影片中的女主角,穿着素雅却如时装展演般,映在朴素的山乡村镇风景里,美得令人窒息。这是文艺作品要求的美丽,试问有多少美女想能比过她?
二是高雅。那个小镇,就只有男女主角来自城里,丽雯因为多读书爱读书,所以气质高雅,卓而不群。待人接物有礼有节,为乡民所敬重。如果只是一个懵懂的乡村小姑,没有一点书香气质,能成为男人的梦想吗?
三是体贴。丽雯的体贴入微,是可以融化所有的男人的。她给男主角洗晾被服,烧水洗澡,劝他少喝酒。如果这些生活琐事不算什么的话,当关雨波因生活窘迫失意,丽雯帮她找回雄性的尊严,临走还帮衬他以金钱,这种体贴怕是没有一个男人能够不被驯化吧?
四是激情。那个年代,我们的传统里是缺少激情的,不过现而今激情就不缺了,还有些泛滥。女主角丽雯是一个隐忍的人,她克制她的爱恋。但当男主角颓唐归来,她用激情迎接他,撕掉了他的长途车票,换了张飞机票,说:隔天再走,不碍你的事,把这节约的时间留给我(原作里不是这样说的,好像是柴静写野夫的文章里的大意,我用了自己理解的表达)。可惜电影里这个桥段给改没了。作为男人,你会被这种激情激发激情吧?
五是睿智。这个比较要命。丽雯能清楚的看透各自身份的不同,不强求命运。她几句话便可点醒关雨波,男人缺的是用武之地,拒绝儿女情长。而当雨波落魄失魂时,以她睿智的灵性柔情,助他找回自信,再战江湖。她的睿智,简直可怕,却又是如此受用。当一个女人想你所想,为你解忧,还能看清未来,给你指路,你会怎么样呢?
六是奉献。这个当然是最要命的。丽雯是有爱的,她把那种爱化作了扑火的飞蛾,从不谈索取,将身心都奉献给了她所爱的人。在那个年代,出身绑架了命运,她以施爱抵销被爱,抑制爱恋成就关爱,只希望男主角能成就理想。当男主角理想破碎成囚,消沉沦落之时,她再一次以惊世骇俗的姿态,唤醒男主角几已沦丧的追求。当关雨波又将满血复活之时,丽雯还是选择了悄然隐退,断了他的牵绊,怕他迷失于那种放纵里。这种无从弥补的奉献,会让你肝肠寸断么?
以上六点归纳,即是我理解的书中影片中女主角丽雯的形象。现在来说黄粱梦的事儿。
看过几篇心理学上说男女的豆腐块儿文章,男人女人大抵都有理想的对方的形象想象,作为男人来说,上面六点归纳估计也差不多了,也许很多人还想象不了那么齐。可是,有这样形象的女人,凭什么被你遇到为你所获呢?所以这不过只是黄粱一梦而已。
这样的女人稀缺吗?我看不见得,我认为每个女人都有这些潜质,只是站在女性角度来说,你们男人有什么资格让我们将这些潜质展现给你们呢!
是的,野夫先生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让男人有了追梦的标杆,让女人有了傲娇的资本。所以,男男女女,都该去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它讲述的,并非都是1980年代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