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中秋节,就会和月亮联系在一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古人的诗句时常在耳边萦绕,儿时的记忆怎能忘却?小时候,总是在嬉闹中打发日子,至于什么节日,全然不顾。包括中秋佳节。
那时没有现在过节讲究,因为太贫穷。赶到八月十五这一天,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到了晚上,一群小伙伴会在月光下打闹到半夜,我跟在后面只是瞎起哄,因为年龄小,同伴们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常常会掉队。
然后一个人坐在一棵小树下,呆呆地看月亮,去寻找月亮里的故事,这是我的好奇。
我的好奇全是因为奶奶的原因,奶奶是大家闺秀,有丰富的知识,整天给我讲一些民间故事。特别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嫦娥奔月的故事。
于是,我总是在有月亮的夜晚,仰望天空,看看月亮里有没有嫦娥,有没有玉兔捣药,有没有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年复一年,我的寻找总是落空。我在遐想中一天天长大。
当儿时的好奇成了泡影时,才知道,好奇是儿时的天性。当然,更感谢奶奶给了我一个好奇和梦想的童年。
每一年的中秋节,我总是在乡下过。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其实那只是一种情感在里面,只有回到故乡,才能找到家的感觉。在家乡的小小的院子里,夜晚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杂念。月儿自顾自地圆着,像银盘,清秀、静谧。仿佛在窥视人间的一切。
我会搬上几个小凳子,和家人谈今年的收成,谈明年的打算、谈城里人的生活。谈着谈着就忘记了时间。直到月亮西下,母亲总是说,明天没什么事,不要紧的。我知道,母亲和家人总是想让我多呆一会,因为常年在外,回家的日子太少。
中秋节寄托着人们思乡情感。看月亮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为什么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月亮真的比城里的美吗?
中秋节虽然过了几十个了,童年是最有趣的。那是因为单纯。今年的中秋节,我仍在家乡度过的。早先的时候,母亲就捎信说,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太快了,一切都焕然一新。
我急匆匆地往家赶,不只是为了看月亮,只想核实一下母亲所说的新农村建设。 走在家乡的水泥路上,仿佛在经过一个个旅游景点。好似来到了江南的某一个小镇上。乡村的路两边,种上了名目繁多的花草,散发着醉人的芬芳。各种绿化树挺拔苍翠。在道路的拐角处、空闲地,都种上了草坪,青草绿茵茵的,像绒毯、像织锦、又像绸缎。走累了,真想躺在上面睡上一觉。去感受绿茵草坪的舒适和惬意。
还没有到家,老远就看到村子里弥漫着缕缕青烟,像雾霭一样,缭绕在村中的树梢上。家乡是变了,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院落精美别致,青藤爬满了院墙,一串串芳香的花儿开放着,笑靥迎人似的。刚到村口,就闻到一股葱花的味儿——还是我童年闻贯的那种味道。像是母亲做出的饭香。
我家的屋后,那一片杂树林子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建成了一个乡村休闲娱乐广场。先前村子里的猪呀、羊呀、鸡鸭鹅早已全无,都是换成规模养殖了。一家一户的厕所被村里的公厕所代替,杂草、粪坑、垃圾被清楚得一干二净。在村子里,所有巷子的墙上,只有传统文化名句、文明用语、漫画等。还有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的评比标准。真正体现了新农村、新气象、新面貌。今年的中秋节,过得特别开心,因为家乡变了。
在我看来,人间的美满,莫过于在一个节日的晚上,和家人吃晚饭、赏月亮。桂花的清香弥漫着整个院落,母亲虽然年迈,但精神上好,思维很清晰,沧桑的面颊上带的是更多的喜悦。在老人的脸上,昔日的清贫、遗憾、埋怨和失落的东西,早已被月的圆满所代替。
天上有月亮闪亮,地上有家人团圆。水中也有个月亮,那只是虚幻的,是诗人们的奇思妙想 。月亮仍然在天上,真正美好的东西,还是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