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插播一段“野史”:
讲真,最近终于能打几张“人”能看得懂的精简版思维导图了,小心思里满是自鸣得意。可是早上在K5训练营里看到的“优秀”打卡案例,竟然比我的还精简,只用几个词组就完成了一张思维导图,心里默默表示很不服呀!遂咬牙决定,今晚自己也要奋发,写个精简版的,于是就有了上面这一张好像还是不够辣么精简的版本(捂脸)。
嗯,要留着以后慢慢进步!主要考虑进步太快,以后就没得玩了肿么办(奸笑)?
《搞定》第八章,专门用来解释工作、生活中定期回顾的重要意义:让我们的大脑从低层次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转而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需要创造性思考的东西,这是回顾的最终目的。
不知道日常生活中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正在专心思考一个问题,想着想着突然脑子里冒出来,糟糕好像领导前两天交代的另一件事忘了,为了不影响手头正在进行的工作,你把它写了下来;再继续投入思考,忽然又想起来上周五,别人传给你的照片还没保存,过两天微信就会自动清理了;再接下去,好像你已经无法继续集中精力了,好吧,你只能被迫放弃思考了。
定期回顾,便是帮我们解决上面的问题,让每一件事去到它“该去”的地方,即便暂时不处理,也不会耗散自己有限的注意力。
一、找出暂时可以“不用进行”的事务。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强迫症”,安排到手上的任务,分分钟就想全部解决,好留出足够的时间“放飞自我”!然而,你还要知道的是,我还是个习惯“磨叽慢工”的人,这两种情绪完美叠加的时候,“悲剧”就来了——永远处在忙不完的节奏里,天知道我做这些事是为了什么目标,也许就单纯地不希望任务积压罢了。
直到我发现,一周总结时,我说了一大堆,还是答不上来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在深入思考该做什么,而只是看起来很忙的样子!所以祝福你们,读了上面的文字,充分吸取“血的教训”。
当然,不排除有人是玩着手机等下班的一族,那就当我在这里瞎说吧!
二、抽出整块时间聚焦,深入思考。
灵感,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以前,很难突然迸发;我们需要在纸上写下构思这篇文章的第一个观点,然后借由这个观点,再向前推进一步,想出第二个有关联性质的想法,最后凑够三个点子,嗯,差不多可以写一篇了。当然,有时候有些人灵感来了,一个点子就可以写3篇,还可以分上、中、下,我等鼠辈只有惊叹的份儿。
说了这么些,其实就只是想说,聚焦深度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需要很久,30min不受打搅的时间就足够了,但这个思考的过程,千万不能省,尤其对于希望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
三、定期回顾系统已完成部分,继续推进未完成部分,并加以迭代反思。
列在我们工作清单上的事务,不是说做完就算完了。比如,这一版策划搞定了,发给创意总监,还需要等待修改和反馈意见,在你的下周工作中,还要为这件事排出时间,直到整个策划案执行完成。
回顾,可不仅仅是观摩,还必须是推进和完善。也许,更进一步,当你看到策划案的最终执行结果时,还要跟“甲方”确认,只是不是“金主儿”和用户想要的结果,如果不完全是,下一期活动,你又该在这一版的基础上做哪些改进?
最后,总结一下,回顾的前题是,你思考过整个全景是什么模样,也就是导图中所指的“未来思维”,然后依据上面的三个方法,一点点推进执行,并在取得阶段性进步时,思考一下你跟未来的距离,清晰差距以后,相信你会更有动力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