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朗读者》,其中著名痕迹鉴定专家崔道植读了季羡林的《时间》,我突然也有了一些感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流逝的速度仿佛是恒定不变,但其实这是机械的看法。从时间的效果和意义层面上讲,时间的长度弹性是非常大的,当我们纸醉金迷、做毫无意义的或者是重复的劳动时,等同于浪费生命,时间过的飞快,就这么在庸庸碌碌中度过一生。或者我们被各种欲望所驱使,在漫无目的的追求和忙碌中,在求而不得的痛苦和焦虑中,度过一生。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崔道植为了攻克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堡垒,经过5年苦心研究,先后制作了12台的展平器和7000多片的铝箔胶片,并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整个过程是正确技术路线下的积累过程,是非常艰苦单调乏味的,可是这个过程中的每,一小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简单易行的,而做到坚持5年的人恐怕寥寥无几。崔道植一生中取得的几项成就,每一项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都不简单,都不枉几十年的职业生涯,然而他在退休后仍然孜孜不倦的工作了27年,这样的人生对于普通人讲,何止是活了几百年。
如果上升到精神世界来讲时间的长度问题,时间更是相对的,弹性就更大了。有句话叫“山中方两日,人间已千年” 。高僧大德、修行的高人在禅定打坐的时候,化身物外,在精神世界遨游、探索、思考,时间仿佛静止,这样的人生仿佛过了“千、万年”,所以,在同样的绝对时间里面,这些活了“千、万年”的高僧,他们具有了无穷的高超的智慧,当他们用法眼、慧眼甚至佛眼看我们的烦恼,还不是一眼看穿,轻易破解吗?
海德格尔说:生命就是两段永恒的黑暗之间的一段偶然而短暂的光明。谁不珍惜宝贵的生命而恐惧永恒的黑暗呢?尤其是后面的永恒黑暗想起来,胸中压抑和难受到窒息。不过我对于生命的两端并不认为是黑暗,而是生命的长河,我们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是这长河的一朵浪花,这又在浪花状态才具备独立意识,成为一个相对的个体,但始终没有离开过生命的大河,我们来源于并回归这生命的长河,并且我们个体智慧的最深处,连接着生命长河的集体意识和智慧,所谓修行和开悟不过是向我们的母体智慧的探索。不管怎样我们都充满了对美好的独立生命的留恋,都憧憬长命百岁、千岁,这种无谓的追求恰恰是南辕北辙,肉体存在时间并非我们生命的长度,一个人活一万年,周围物是人非,那是一种悲哀。而在有限时间里,我们可以去追求无限的意义、智慧、境界,获得的无限生命,却是一种现实可得的幸福。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而且应该是一场幸福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