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孩子谈谈生命
在我小的时候,每每有老人去世都害怕的要命,不敢直面人的死亡。父母对于死亡讳莫如深,甚至连这俩字都不能随便提及。无形之中加剧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以至于夜晚从来不敢独自回家。每当夜幕来临一个人在路上的时候总感觉有一双无形的死亡之手在后面抚摸你的脊梁,于是一路猛冲直到听到到自家狗子的吠叫声。
当年季路向孔子“问死”,回答也是:“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是鬼?”季路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我们对死亡的认识从古至今都没有得到正确的对待。近期也许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命做出了极不负责的行为,甚至自我结束生命的行为人年龄越来越小。我不愿回避这个话题,所以我想给孩子谈谈死亡谈谈生命。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疫情剥夺了太多的无辜生命,时至今日全世界每天因疫情死亡的人数依然高居不下。多个国家发布全国性哀悼的公告: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我们在今年清明节当天鸣笛默哀3分钟,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但是在西方社会他们面对死亡明显坦然的多。这得益于西方社会对于孩子进行的死亡教育。美国公立学校甚至将死亡教育纳入选修课程。前两年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就是非常好的死亡教育的经典影片,其中设置的亡灵节就能看出美国人对孩子死亡教育的重视。
对于生命,教育会让孩子更好的敬畏生命,对生命和生活怀有感激之心,感谢母亲赐予生命,感恩上天的赐予,会善待自己,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位亲人、朋友,会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以至于每天都是快乐的、幸福的。死亡教育则是对生命的尊重!
有教育家说过,正确认识死亡,更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感恩生命。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下日本的“食育”教育。孩子们一起养一只羊,从很小的小羊羔开始一直养到能食用。当孩子们吃饭的时候告诉孩子这是大家养的小羊,让孩子们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教育效果肯定是:学生们对食物抱有感恩的心,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西方人吃肉食肯定多于我们,但是他们还是会为一个小宠物举行一场对于孩子来讲算得上隆重的葬礼。为的是教育孩子直面死亡,尊重生命感恩生命!可爱的宠物虽然走了,可是它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它生命的意义就是这些美好,永远陪伴着孩子们。世界上有很多人把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作留给我们,我们虽没有见过他们的人,但也能认识他们,永远记得他们。
面对死亡,我们不再回避不去渲染,赋予有意义的生命才是我们的使命,肯定存在过的意义,知道命里有尽头,孩子们便会思考这一切,珍惜当下的生活。
回到开始时我在小时候的经历,当孩子知道死亡,害怕死亡时我们该如何应对?有的孩子还会说死后去了哪里之类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往往是从害怕、畏惧死亡开始的,这时候只能停留在畏惧层面上还不能称之为敬畏。我们一般都会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于是:一边去,小孩子问这个干什么……
看看别人是怎样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死亡和生命教育的。首先,肯定孩子的想法。
“这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你小小年纪开始思考这样伟大的问题,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不过这个问题,有点难,很多哲学大师们也没怎么弄明白。你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但是时间不能太长,思考一会就睡觉。”
好处:一、孩子能进控制对死亡的害怕情绪和想法;二来思考的同时不再产生过激行为和语言,能安稳的入睡,从而促使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当我们明白死亡是怎样的一回事,对生命也就产生了敬畏之心。思考死亡,升华人生意义!孩子当然领悟能力不够但是他们能隐约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活着的意义,爱的力量等。或许只有在思考死亡时,我们才能认清自己真正需要什么? 如果非要将生命意义的教育继续进行下去,我们不妨给孩子布置个课外作业,让孩子好好思考一下生命的意义。每人为自己写一个墓志铭,下节课分享。
除了生卒年月外,墓志铭还应有以下几项内容:
我是谁:
一生的终极理想目标:
我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我的贡献:
我爱谁,谁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