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西街小学 宁月欣
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教师要善于待人”,对这一篇内容我很感兴越。文章指出――善于待人,是属于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就是教师对待学生犹如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教师的善意对待,首先表现在善于不让学生成为坏孩子,防止他走上错误的道路。像父母一样愿学生好,要阻止邪恶进入他们的心灵,把邪恶关在他们的心灵之外。
说要“善于待人”很容易,但“善于待人”这种品质是需要培养的。只有当这种内心状态是相互的,也就是说:教师愿学生好,学生愿教师好,才能把它培养起来。这是学校生活最为美妙的和谐,相互以善相待。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要教学生用心灵认识世界,用心灵了解人。例如:从周围人们的眼神、表情看看这个人的心情如何?他是想光明、愉快的事,还是心里充满了乌云般的苦恼……。儿童的情感修养就是这样慢慢培育起来的,这是一个非常细致而长久的过程。
教师要善待学生,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我们教师是路标,这种无声路标的示范性,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了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教师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学生心中一片清纯的天地。课堂内外谆谆教诲、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教师这种道德品质便在学生心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温暖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所以,能用心灵感觉出别人情绪的儿童,也会变得善于待人。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只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愿我们善意对待每一个学生,,善意对待每一个人,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