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福州的,还是湖州的?”
和福建小吃店老板娘混得脸熟后,我便用冯巩喜剧小品《小棉袄》中的经典段子同她开玩笑。她不但不恼,而且报以嘿嘿一笑,然后啥也不说,就自顾自的忙活去了。
老板娘个子实在太小,尤其是站在那口超大的、沸腾了满满一大锅开水的大铝锅面前,就显得更加瘦小。典型的福建山区女子个头比南方小个还小一号,但是无论春夏秋冬,看她在大锅面前操动那把大漏筛,娴熟地把混沌、年糕、粉丝等汤料,丝毫不洒地舀进巴掌大的小碗里,你就不得不佩服她精到的技艺。
虽然老板娘已是人到中年,看样子已经四十多岁,但是从她秀气的脸庞和苗条的身材,可以看出年轻时候的她,很有几分娇小玲珑的模样,却不知为何现在干起了“掌勺”的行当。
总之,她不靠脸吃饭,而是很坚定的信奉自己的手艺。
数年前,作为“开拓者”,她来到我们小区新设立的小小商业街,开了这家福建小吃店。当时,一排门面招了很久商,可入驻的店家却只有三四家,她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在我们当地很多人有去早餐店吃早点的习惯,所以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这家小吃店的。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便忘不掉——我在这家小店吃上瘾了。那清香的混沌滑溜、爽口,即便是滚烫的端上来,一手汤勺、一手筷子左右夹击,“唏哩呼噜”吹开滚烫的热气转眼一大碗混沌便下了肚,口里还留着虾米的香脆。还有这里的炒年糕满满一盘加上豆芽,香、清、润、鲜别提多好吃!曾经有近个把月的时间,每个星期天我为家人买的早点都是炒年糕,让一家三口饱餐了这美味可口的炒年糕,这才罢手。
随着我们小区入住率的大大增加,这条小小商业街也渐趋热闹起来,然而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老板娘之后,不断有各种小吃店,诸如拌粉店、包子店、煎饼店等先后进驻,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店来得快去得更快,多半没支撑十天半个月便关张走人。
有好几次,出于眼前残酷的市场竞争我都替她着急,禁不住问她,“又有一家小吃店倒闭了,你不担心?”岂知她还是那般嘿嘿一笑坦然相告,“不管别人怎样,我们努力做好自己就行了!”虽然我没有刻意去验证她是如何做到言行一致的,但是不经意间我发现她比之前更拼了。仅仅凭小小个子的她一个人,不但做早餐,而且做午餐、晚餐,一日三餐齐上阵就她一个人顶着,跟隔壁同行拼服务、拼价格、拼质量、拼口味、拼实惠。隔壁小吃店老板加员工,少则两三人,多则三四人,在用工成本上就输了她一大截,加之味道鲜美、物美价廉,她这里不但稳稳的抓住了小区居民消费者,而且连周边学校、写字楼的也被吸引过来。
众所周知,如今沙县小吃不但闻名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不说外地,就说我们这省会城市南昌,无论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沙县小吃的身影,并且家家店生意都不错。
有好几次,我都积极的向她提出注入品牌的建议,“你也是福建人,距离沙县不远,干脆店名改成‘沙县小吃’,这样生意会更好!”我原本以为,自己善意的建议会成为她改善经营、多赚钱的金点子,甚至会得到她的赞许。
然而她却远非我想象,甚至这次她连往常那样报以嘿嘿一笑也没有,而是满脸严肃、认真的“正告”我:“我是莆田人,距离沙县还很远,我实实在在就做福建小吃店,别的我也不敢乱想。”没曾想我出于好意的建议,却被她教育了一顿,这在利欲熏心、物欲横流的当下,与很多人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想发财形成对比,这个老板娘真会做生意,而且做的是大生意、永久生意;如此实诚的福建小吃店,更加实诚的老板娘,真的可钦可敬,真不多见!(老阳开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