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妈试着独自在家,哥哥上班嘱咐老妈没事别下楼了,因为单元门口维修路没有完全恢复。
晚上打电话给老妈,半天没接,给哥哥微信电话,也没接。吓得我直接打手机,这回接了,告诉我老妈没事,一切都好,让我放心。提前退休照顾老妈的想法在脑海里一闪而过。
这边我撂下电话,我先生那边也给公婆去了电话。结果也是给谁打都不接。先生也有点慌了,问我用不用开车去一趟。
来回近2个小时的车程,要是一开门,俩人没事,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提前休息了,想想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呢?于是,我劝他再等等,说不定俩人出去溜达还没回来,又或者电话俩人都没听到,静音了?
又隔了一会儿呢,先生又打过去,还是没接。“要不让我同事去阳台看看灯亮没亮?”我的一句话提醒了慌乱中的人,老公立马找了一电话打了过去,一问之下才知是婆婆家楼下的男主人。“厉害!”我不由为老公的细心点赞。
对方开始和我一样也很诧异,为何我先生有他电话。对方在外地,不过她爱人在家,便说一会儿给他家里去个电话,让去楼上看看老人是否安全在家。
等了一会儿,婆婆终于来了电话,说俩人在家看电视,没听到电话响。老公又耐心告诉婆婆怎样把电话声音调大,听不到铃声,很可能是被不懂智能手机的老人给按静音了,也不自知。
“调完让俩人互打一下,再试试铃声大小吧!”我也松了口气,不忘提醒老公。
智能手机的多功能,可能对没接触过电子产品的老年人是个不小的挑战,对于公公婆婆能拿智能手机也是可以了。像我老妈一个老年机,还得把我们几个孩子电话,让给设定为紧急联系人,其他功能一概不用。
公公婆婆之所以“被迫”接受智能手机,安装微信,主要是因为疫情防控,市政府要求乘坐公交车的老人一律扫二维码确认乘车。
社会在进步,有点脱节的老年人就得靠儿女“拖拽”来跟随时代脚步。不用说上一辈,就是我周围同事也好多学不明白,也不愿学明白的一波人存在。他们不趁着有能力的时候学习,难道也想像上一辈老年人一样,不懂新鲜事物一切“情有可原”么?
时代在发展,新鲜事物正以无与伦比的速度日新月异出现,淘汰着。作为想要成为晚年有生活质量的“老年人”,就更得与时俱进,真正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