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生我的时候抓住了20世纪的尾巴,使我有幸成为90后。当时,计划生育正值严打,我是家中老二,交了3000块钱的罚款才来这世上。自打我出生,母亲就戏称我是花3000块钱买来的小孩儿。
小时候,母亲不给买玩具。故而,放学后的乐趣就是从一个土坑跳到另一个土坑,蹦来蹦去。一到周末就开始和着稀泥,揉成小土球,放在瓦顶晒干,扒着墙缘,准备袭击从我家小胡同经过的野猫野狗。当时看电视用的还是VCD,是把光盘放在盘槽的那种。小时候看的第一个动画片是白雪公主,是下着大雪,爹妈骑着摩托车给买回来的。当时,觉得白雪公主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总会过上到幸福美好的生活。
小时候,最喜欢蒙蒙细雨天。大概6岁多大,母亲带我跟哥哥去田地里摘苹果,天空突然滴下了雨珠,苹果一个个开始“嗑崩嗑崩”地裂开,像是在郑重宣告着自己已长大成熟。这时,母亲赶紧带着我跟哥哥往雨里头冲,趁着苹果没有熟透裂开还能卖出去换钱。雨越下越大,风驰电掣,电闪雷鸣,雨水从母亲额头流了下来,模糊了视线。母亲无奈地叹道苹果摘不成了,接着,带我跟哥哥往爸爸早已搭好的棚子里避雨。棚子很简陋,整体轮廓是用几根粗树干撑起来的,搭上一层油布纸。但还算干净和宽敞,里面有张竹制小床,是给晚上来看果园的爸爸小憩的。妈妈拿出把水果刀,沿着瓜皮的纹路一道道划开,红色的西瓜攘敞开来,汁水顺着刀沿流下,落在地上。我们一边大快朵颐,享受着西瓜带来的清爽,一边嗅着被雨水打湿的泥土味儿。惬意的坐在小竹床上,左右蹬着小腿,等待着雨声慢慢寂静下来……
时间过得飞快,读了小学,升了初中。在县里面读了高中,离开家去省内一座城市上了大学,又考了研究生,离开了生活20年的地方,去北京继续读书……
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父亲、母亲还有家乡好像从来都没变过,每次都迎接着远游孩子的归来,满眼的深情与盼望。家乡好像又都变了,水沟里的水干涸了,更别提水里的小蝌蚪了。一座座楼拔地而起,原来上学必经的那块绿油油麦田被瓜分地愈加所剩无几。大家忙着看手机里的新奇世界,不爱去邻居家窜窜门唠唠嗑了。我也不大与从前一样了,没有开心到大笑,没有撕心裂肺到痛哭,每天疲于奔命,想着能走出这块土地,去寻找能容我立身的地方。一切都不大一样了,是这个世界变了?还是我们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