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从出生之日起就诞生在中国,从开始就注定了它必定融入进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楚辞》记载:方枘圆凿。古时候的人们用木料制作器具,要凿出一个卯眼,还要削出一个榫头,“凿”和“枘” 大小形状要完全一致才能适配。起承转折之间,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在这样独具匠心的榫卯结构之上展露无遗。
距今7000多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掘出大量完好,各种式样的榫卯结构,这是目前世发现最早的榫卯结构
榫卯工艺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的部分叫做榫,凹进部分叫做卯,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任何钉子。尽管不需要钉子,也能够牢牢固定在“正位”
几千多年后的今天,虽然逐渐接受了现代的钢筋水泥构造,但是榫卯依旧在古典家具制作,建筑保护中依旧沿用。
作为红木家具的“灵魂”,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红》收录了85种手绘的榫卯结构,,从简到繁,诠释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与灵魂
当你买的钉子,胶水连接的组合家具因为承受压力,岁月侵蚀而散架时,然而榫和卯巧妙结合的实木家具,经过几十年或者百年,虽略显沧桑,却依旧坚硬如初,不得不说这是轻工业的奇迹
如今,对于中式家具来说榫卯结构算是最核心的结构。不仅仅是因为榫卯结构的巧妙应用提升了中式家具的艺术价值,更主要的是榫卯结构遵循力学原理,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就装配运输来说,榫卯结构易拆开组装,不伤零件。
智慧的古人,我想早已料到这样一个几千年前的灵光乍现,从此注定了这历史长河里的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