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做个“懒”老师
----观青椒计划《换个角度看课堂》有感
2018年5月9日,我有幸通过青椒计划这个优质网络教育平台,学习了王文蓉老师的《换个角度看课堂》,王老师从歌曲开头到歌曲结尾,通过对三节课的比较,用表格阐述说明了当今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学生的学习框架。课后我便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教学,得出要做一个“懒”老师。何为“懒”老师,“懒”老师其实是一种教育智慧的体现。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不过是引导者。
学做“懒”老师,小小老师上讲台。
刚来北苑小学的时候,我总是课堂满堂灌,总是想把我知道的知识点,一些专业术语传授给学生。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班里有几位同学回答问题的话语跟个小老师似的,在后期的几节练习课中,我让我们班的赵思琪同学带领大家学习,我发现她的教学语态和神情比我饱满多了。学生们看到身边的同学在给自己上课,注意力更集中了,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更多了。我仿佛在我们班孩子的身上体会到了陶先生的“小先生制”教育方法。通过这节学生带领全班学习的课堂,我发现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信力,同时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激发,课堂气氛活跃,各个孩子都自觉地参与到了学习当中。
学做“懒”老师,师友合作显神通。
师友小组即尖子生和学困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师友互助小组是北苑小学的一大亮点。本学期初,学校里进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我有幸拜师于我校数学名师赵翠芸老师。为了自己快速成长,我主动到赵老师所带班级去听课观摩。赵老师的课堂是这样的:学友会的先让学友讲,学友不会的时候师友再给学友讲,学友会了再讲给师友听。师友都不会的时候,再由师友自主地向其他师友请教后再讲给自己的学友听。赵老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进行纠正点评。在整个课堂中,从形式上看老师已经退居一线,但其实老师在整个课堂当中发挥着能动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友学友教学相长。
学做“懒”老师,动手操作促时效。
我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数学中一些公式概念和法则,在小学生眼中也许是枯涩难懂,但是从动手实践中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就变得有了趣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维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教学《轴对称》中,我让学生利用附页1中的图1通过对折,然后看折痕的位置,判断这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个部分,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利用这个方法很快就能判断轴对称图形,从而得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操作多次,仅凭明亮的大眼睛就能判断。剪一剪,折一折,看一看,学生的思维在动手操作中得到了绽放,将抽象化的教材内容具体化。努力做一个“懒”老师,抽象的概念并不是直白的教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实践得出,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