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参加的一个英语沙龙活动,由一个加拿大的老外主持。他在武汉呆了十多年,自称“疯子老外”。这一期活动的主题是“Laughter”,也因此贯穿整个活动的肢体语言总是让观众捧腹不已。除了须发俱白的“疯子老外”,台下还有带着宝宝的妈妈,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妆容精致的上班族,以及像我一样的,不谙世事的学生党。很难想象,那些被宝宝痴缠地身心俱乏的家庭主妇,那些忙于应酬觥筹交错的谢顶男人,那些为工作整宿整宿熬夜加班的白领,能在这样一个不算晴朗的天气里,聚集在图书馆,只是为了一次普通的英语沙龙。
从小到大,身边的叔叔阿姨从青春无敌地到处遛娃儿,到神情颓废地陷于生活,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甚至让我觉得习以为常。常听人说:“人最好的时光就是上学的时候,以后只能变得世俗,变得毫无生气”,也有人劝导:“这些虚的有什么用,还不如赶快找个工作赚钱”。而那个上午,这些人们的存在,让那些对未来生活消极的言论碎成一地。也许,就是因为认定了未来悲观的人生,人才变得悲观;决定了平庸的路径,人才变得平庸。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相聚一堂,分明让我感觉到了那种蓬勃而自信的人生,把生活的阴影用这样的方式踩在脚下。
“疯子老外”在那次活动的末端,提到了这样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世界的最基本组成单元是data,没有意义也无法理解;对这些data归纳提炼变成了information,让人更直观地了解世界的变化;而对information的规律总结转变为了knowledge,可以传授给未曾经历的人;而凌驾于这之上的至高存在则是wisdom,它指导你的所有行为,教会你何时何地是否以何种形式来运用knowledge,从而为自我增益。
可以想象,只看到data的人对世界麻木而毫无理解;只看到information的人容易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朋友圈里的任何一条“震惊!”文都会受到他们的热烈追捧和疯狂转发;只看到knowledge的人倾向于自我满足,拘泥于形式而不懂得变通,这就是为什么高考前我们学了那么多远超世界高中生水平的知识,最后还是发现一无所用;而哪怕通晓一点wisdom的人,都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凡,因为他不会在辍学的孩子面前炫耀自己的知识量,不会利用那点小伎俩小聪明行苟且之事,懂得潮涨潮落兴衰更替是常态,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也因此,最后的那种人,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这有什么用”而放弃心下的打算,因为他明白,当最终他站在高处,所有曾被人认为没用的东西都会被称作“历练”。或者,即使最终还是原地踏步,也好过从来都龟缩着贪图安逸。多年以后的家庭宴席上,还能一边品着老酒,在儿女不断说着“爸,你少喝点”的时候,吹牛的说道,你老爸我当年也是看过世界的人。
关于wisdom和knowledge的区别,我自己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真正搞懂。记得本科的时候,为了写出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关于那个研究主题的所有文献,整整一百来篇,一字不落地全部看完。结果呢?结果是看到一半的时候,前面的几十篇已经没有太大的印象了,而等到全部看完,能够回想起来的内容还不及十分之一。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做了再多的工作也只不过是事倍功半。临近毕业,我开始调整方法,以目的为导向,看文献的时候瞄准我要解决的问题,在漫天书海中寻求我想要的答案。再后来,到了研究生阶段,因为没了课,有了更多的时间阅读文献。而我在浩瀚书海中,只是迷茫地沉沦,仿佛看得越多,越是思绪如麻。这是我开始意识到生而为人,不能只与文字作伴,还要有自己的生活。人的思想不仅需要理工科的推理逻辑,也需要人文学科的感性滋养,需要艺术的光晕萦绕脑海。从此,每个周末,在经历了一周的沉浸书海后,我会时常逛逛省图书馆,听听讲座,看看话剧,有时候再做个背包客,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周末这些看似无用的贪玩时光,恰如洒向树冠的点点阳光,只有足够的肥料,没有树影斑驳,也难有枝繁叶茂。
不知是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用心生活,而不是用力生活。我们活得那么累,不是因为我们真的疲惫,而是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