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共读的内容是序言,永澄大大留下了作业:
如果你想逃避,你做出逃避的判断原因是什么?
如果你已经逃避了,你做出逃避决策的假设是什么?
要求用书里的方式找原因。
Q1、如果你想逃避,你做出逃避的判断原因是什么?
学习本书前的回答:
•这件事太烦了,我没时间、精力、能力
•这件事情我做了有用吗
•来自个人的原因:累、心情不好
•来自周围环境的原因:家人不支持,周围的人没有人在做这样的事情
学习本书后试着用作者的观点来回答:
一般想逃避的事都是自己没有能力或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解决的事,属于学习区范围。
好了,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系统一马上启动,在大脑中开始搜索:
——这件事以前有没有处理过?记忆中找不到类似经验?那以前碰到没有处理过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哦,搜索结果是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解决不了找其他人帮忙了,还有一种就是干脆放弃了?于是基于可得性法则,系统一依靠记忆发出指令,算了,别干了!这是对经验法则的依赖所导致的判断成见。
——不在舒适区内的事情,想做难免会有担心、畏惧等不良情绪,而判断和决策是直接受好恶的情绪所左右的,系统一感觉到厌恶情绪,情感因素占了上风,算了,别干了,找点开心的事做做!
——由于畏难产生“我不行”的想法,而人具有避免不一致倾向的基因,心理上觉得自己不行,为了避免不一致,行动上会相应做出类似“我不行”的行为。算了,别干了!
基于直觉启发法的核心观点:当面对难题时,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却忽略了自己已经转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
其实做出逃避的选择,就是系统一直接把“这件事要怎么做”置换成了“这件事要不要做”。
因此,再遇到类似的事时,我们要对系统一说:系统一,且慢!这事儿你处理不了,让系统二来处理吧。
Q2、如果你已经逃避了,你做出逃避决策的假设是什么?
以前我会这么回答:
•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
•做得不好会被人嘲笑(表现型人格)
现在我还会这么思考:
这种假设为何存在?为何一直都没有改变?
人类98%的感觉都是有误区、偏差的,不要因为系统1而随意下结论。只有破除自我限制,才能避免不一致倾向。可时刻用积极主动的元规范提醒自己,更新心理假设,才有可能在行动上有所改变。
共读以来最强烈的感觉:老大是在用他自己的所有的积累,现身说法,手把手的、一点一点地教我怎么阅读。这是在成人教学中非常少见的。他不仅仅是讲理论,还示范了怎么做。他为我树立了一个标杆,建立了一个途径,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面对如此诚意满满的老大,只有跟住他,跟紧了,才是对他最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