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说,她的一大幸运是父亲坚持让她读了职高。
作为四川偏僻山村的女孩,如果不上高中,出路就是打几年工,然后早早嫁人;如果读普通高中,学费家里承担不起,即使全家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交了学费,成绩平平的梅竹能否考上大学,也是未知数,即使能考上大学,大学学费又是巨大的开支,毕业后找工作还是未知数。
1999年夏天,初中毕业,梅竹和同学们一起去县城参加中考,一些民办学校在考场附近贴广告、发传单,吸引初中毕业生去读职高、中专。梅竹把几张传单拿回了家,父亲看到后,觉得其中一个职高还不错,最大的亮点是工作包分配,其次学校在县城,学费不贵。
于是,尽管梅竹的中考成绩能上县里的普通高中,但父亲做主让她去读了职高。梅竹对此毫无概念,她也不知道职高和普高的区别,反正父亲说这个学校好,那就去上。农村家庭的很多决定就是这样稀里糊涂做出的,幸好梅竹走的道路,事后看来还不错。
这所民办职高位于县城郊区,每个年级有两个专业——导游和酒店管理,每个专业有两个班,每个班50人左右,大部分是女生。梅竹上的是酒店管理专业,高一和高二在学校学习,包括文化课、酒店礼仪课程等,高三时去各大酒店实习,做服务员。
学校的课程很水,老师也经常换来换去,应该是老板从不同地方请来的代课老师,学生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把学生的时间凑满,尽快输送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实习,高三毕业后发一张高中文凭,仅此而已。
职高的学费是一学期300元,对父亲来说也很多了,但父亲觉得女儿上两年学后,就能去工作,值得。再说生活费,初中开始时,梅竹的生活费是每周7块钱,后来到初二初三时,父母每周给她12块,上高中后,每周20块钱。尽管家里穷,但是女儿渐渐长大,父母也希望女儿尽量过得好一些。
学校为了节约管理成本,一到周末就关闭,所有学生必须离校。每周五吃过午饭后,学生们就各自回家,梅竹走路40分钟到最近的公交站,乘公交车到县城的汽车站,然后坐汽车1小时到镇上,下车后,走路1个多小时回家,到家后往往已经天黑了。周日的下午,按照相反的路线再返回学校。
高三时,同学们各奔东西,去全国各地学校合作的酒店实习,梅竹的几个舅舅在苏州,于是她去了苏州相城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从此开启了职业生涯。
一个高中学历的四川打工妹,此后常见的人生路径是:在酒店工作时,遇到领班、厨师等男同事,然后恋爱、结婚,两个人一起在江浙打工,孩子留在老家,或者夫妻俩回到男方的老家,做小生意。
但是梅竹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此后的经历很传奇,无论是婚姻还是事业,都比绝大多数大学生还要出彩。而且,她成功和幸福的背后,除了运气因素外,更多的是努力、坚持、诚实、正直、终身学习等品质,后者是普通人能借鉴的,这也是我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写梅竹故事的原因之一。
下一篇我将介绍梅竹在苏州的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