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营第三期的第八次课:人物刻画中的形象描写。
无论是短篇,还是中长篇小说,就小说三要素而言,第一重要的还是人物。人物的刻画是小说是否成功的最重要一环。一部小说,是否可以获得成功?就看其中人物刻画是否成功。成功的小说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所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是立体的,有生命的。从读者的角度而言,“他”可以与你对话,交谈,甚至做到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你可以与“他”,同呼吸、共命运,为“他”喜,为“他”忧,为“他”恨,为“他”仇。那么,从作者创作角度呢?当你成功刻画出来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以后,“他”甚至可以引导你去继续丰满自己的形象,引导你下一步的情节发展。“他”甚至不再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相反,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这个具有灵魂的人物,来主导你的作品。
关于小说人物创作的许多理论中,都会提到要塑造典型形象、典型人物。这个人物不是任何人,包括不是你塑造人物所使用的所谓人物原型。“他”只能是唯一的那一个。这里强调的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而且是不可替代、不会混淆的个性。比如我们读水浒的时候,谁也不会把李逵和鲁智深混淆。为什么,就因为他们尽管都有莽汉子的共性,却更多是自己各自不同的鲜明个性。
那么,我们在写小说,塑造人物的时候,一般会从哪些方面来创作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呢?主要是以下几点: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刻画。在中国小说,主要是前三个方面,而外国的优秀小说,则非常注重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有些甚至可以通篇没有一句对话和动作描写,仅靠心理活动刻画,让人物照样栩栩如生。我们主要一起研讨前面三个方面。
一、塑造人物的第一要点:人物的形象刻画
一部好作品,一定非常注重人物肖像的刻画。老师以《红楼梦》为例,剖析了曹雪芹是怎样塑造他的人物形象的。
比如,《红楼梦》中“三春”第一次亮相的形象刻画,比如宝玉、黛玉的亮相,可谓重彩浓墨。
“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这是宝玉的出场,从头写到脚,再加肖像描述,那简直就是天下无双的美男童。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鬓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是黛玉的出场,所有文字几乎都是肖像描写。林黛玉病西施的俏模样跃然纸上。
二、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的肖像描写是指关于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饰、姿态等方面的描写。小说中的肖像描写是塑造小说人物形象的常用手法之一。精当得体的肖像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实例从三个方面谈谈肖像描写在小说中对刻画人物和揭示主题所起的作用。
1、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小说成功的重要条件。要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必须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之一,就是肖像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往往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比如《祝福》中作者在写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四老爷家做短工时,借四婶的眼睛这样刻画了她的肖像: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作者用笔简洁,近乎白描,但就是这寥寥几笔却刻画出了祥林嫂“ 勤劳,朴实,善良,温顺”的性格特点。
又如,“他的脸也好像蒙着一个套子,因为他老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他戴黑眼镜,穿绒衣,用棉花堵上耳朵。他一坐上出租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来”。这是《套中人》中对别里科夫肖像的描写,这些描写揭示出别里科夫这个套子式的人物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生活、极端恐惧和反对生活中任何发展变化的性格特点。
2、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可以折射人物的经历命运,是能够联结情节,推动故事的展开,能够制造悬念增强情节的曲折性。
现实中,人的经历或遭遇往往“写”在自己的脸上,小说中人物的经历命运则常常被作者浓缩到人物的“脸”上。
这一点《祝福》中的三次肖像描写可看做典型的例子。作者在三次描写中除了刻画祥林嫂的眼睛,还特意刻画了祥林嫂脸色的变化。祥林嫂脸色从“青黄”到“黄中带黑”,从“两颊却还是红的”到“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再到“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变成一个木偶人。这样的描写把祥林嫂近二十年间的悲惨经历和苦难的命运,通过她脸色的巨大变化给我们折射出来,加深了我们对祥林嫂的认识。
3、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暗示小说的主题,揭示小说的思想性。
小说的主题一般通过人物形象来揭示,而肖像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借助于这种手段,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往往对小说的主题加以暗示。
如《祝福》中,对祥林嫂肖像的三次描写突出她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变化,而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也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又如《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是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唯一的人”,还写他“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孔乙己虽穿长衫却不能踱进店里坐喝,虽是以君子自居却常干些偷窃之事。作者给我们塑造出这样一个形象的同时,也让我们想到了封建科举制度对旧知识分子的精神毒害,看到了封建制度对人格的扭曲,使我们深刻领会了封建科举制度无情毒害知识分子的深刻主题。
总之,肖像描写是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作者往往借助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折射人物经历命运或暗示小说主题。正是基于这几点,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可以从人物的肖像入手,分析 人物的性格,揣想人物的经历命运或总结小说的主题。
从上面的分析与讨论,可以看出肖像和形象刻画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小说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描写,不仅不能千篇一律,而且也不必各个面面俱到,用相同份量的笔墨。对重点人物,主要人物可以不惜笔墨,对次要人物可以一笔带过。
肖像刻画其实是形象刻画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人物脸部的特写,而形象则包括了其他部分,如体型、体态,服饰和衣着,甚至是很具体的肢体刻画。当然我们在写小说时,不仅对人物需要这样的描写,就是对其他事物,比如动物,同样需要这种细致的描写。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放在以后讨论。
三、肖像描写的招式
描写肖像,贵在以形传神。可以抓住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其特征。可是,同学们在写作记叙文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的时候,总是不会抓住主要特征,或者是即使抓住了主要特征,也写得不够传神,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里面有什么招式?对,是有那么几招。这几招很管用。
1、要仔细观察,发现特征。
这是写好肖像的第一步,是前提。为了更好地发现人物的特征,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像高矮、胖瘦、黑白、发型,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黑痣、雀斑、瞎子、耳聋,独臂、瘸子、罗锅……
2、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发现了人物的特征,还要分析出来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然后,围绕主要特征,选择相关的特征表象进行具体描写。
比如,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只写了主要的、本质的、能够表现清朝留学生思想腐朽的“大辫子”。而把当年清政府派往日本的留学生中所谓“大户人家”的子弟的特征看作是次要的。
老师用具体作品分析了鲁迅肖像描写的几种典型手法。
①抓住特征 追求神似。
鲁迅先生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物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好无意思。”(注:鲁迅《我是怎样做起小说的》(见《南腔北调集》))鲁迅先生所说的这种“画眼睛”,就是选取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外部形象的某些特征,来刻画人物。鲁迅先生根据现实主义创造典型人物的要求,适应短篇小说形式的特点,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和民间文学艺术形神结合、写形服从于写神的表现方法。在肖像描写上,他不求过分逼真的形似,而追求在形似基础上的神似。譬如阿Q,鲁迅对他的肖像并没有细致地描绘,他所告诉我们的只是这么几个突出的特点:懒洋洋的瘦伶仃、癞疮疤、黄子、厚嘴唇、旧帽。但这一切都是阿Q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地位的产物。因此,阿Q外貌上的这些特征,对表现阿Q的阶级本质和性格,就成为不可缺少的, 富有表现力的东西了。
②联系人物遭遇 进行动态描绘。
人物外部形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年龄的增长,自然要使容颜改观;而生活的折磨,精神的刺激,又何尝不引起外貌的变化。因此鲁迅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在突出人物肖像特征的同时,总是联系人物的遭遇把肖像的变化和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变化结合起来。在《祝福》中,鲁迅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了四次比较集中的描绘。她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头上扎着白头绳”表示她新寡,“脸色青黄”是痛苦生活的体现,“两颊却还是红的”显示出在她身上还存在着青春的活力和对未来的希望,“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展示出她悲痛、胆怯的心境和沉静安分的性格。只寥寥几笔就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一个勤劳朴实、老实能干、心怀苦痛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而她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时服饰没有变,但“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这外貌的巨大变化,准确地再现出了被卖再嫁、再次守寡、爱子惨死等深重苦难给祥林嫂带来的巨大苦痛。在祭祀时,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遭到拒绝,“她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所有这些正是她内心受到极度煎熬的真实写照。最后,当祥林嫂身陷绝境的时候,她的外貌、眼神的变化更加令人栗,“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先生四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每一次都不同。从“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到“眼睛窈陷下去”,再到“眼珠间或一轮”;从“脸色青黄”,到变作“灰黑”,再到“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这种对肖像的变化描写,深刻地展示了祥林嫂一生的苦难历程。
由于小说的结构不同,描写人物肖像的变化时,鲁迅所采用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祝福》是随着人物生活道路的展开而一次又一次地描写肖像的变化。但《故乡》却是通过小说中的“我”的回忆,写出主人公肖像的变化。在“我”的回忆中,闰土还是一个“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的活泼少年。但当我回到故乡。闰土又出现在眼前时,却已经不是“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这个变化,不仅仅是年龄带来的,这里分明留着生活劳顿、精神摧残的痕迹。通过这外形的变化,也刻画出了人物性格的变化。我们已经看不见天真活泼的闰土,看见的只是在生活的重压下精神有些麻木的闰土了。
③在行动中表现人物肖像。
鲁迅先生在肖像描写上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行动中表现人物的肖像。他很少对人物的肖像特征作静止的呆板的介绍,他总是从人物的行动中,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中,选择最适当的时机,通过特定的场合,来突出人物肖像中的某些特征,从而给读者以极深刻的印象,并一次一次地加强这种印象。
例如写阿Q的肖像时, 作者没有像静物写生似的穷形尽相地向读者数说阿Q有黄子、厚嘴唇等等,写他瘦伶仃的懒洋洋的样子是在阿Q赤着膊得意洋洋地米时,在阿Q捉了虱子放在嘴里咬时写他的厚嘴唇,在阿Q 和小D打架时写他的黄子。这样写,不仅使读者牢牢记住了阿Q的黄子和厚嘴辱,而且一提到黄子、厚嘴唇,就会想到阿Q 被人揪住在墙上碰头的情景和捉虱子的神气。
除以上所述的三方面外,鲁迅先生还善于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眼睛写另一个人物的肖像;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写人物的肖像。总之,在肖像描写上,鲁迅先生不仅善于选取人物肖像的特征,而且还善于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法来描写这些特征,从而做到“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
3、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具体描写。
一般的写作顺序是:由全身到局部,从身材、服饰到面容,从头到脚。当然,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时候也可能只写一个局部。合理地安排顺序,才能有条不紊。鲁迅先生在《故乡》中这样描写杨二嫂:
“我吃了一下,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突颧骨,薄嘴唇,五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这一段杨二嫂肖像描写,从面部写到脚,井然有序。
4、要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适时描写。
在一篇作文中,要不要描写人物的肖像,是在一处写,还是分散在情节中需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确定,一定要做到为文章中心服务。只有这样,肖像描写才有意义。
鲁迅先生很擅长人物的肖像描写,他能够准确地抓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做到“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如《藤野先生》一开头,写在东京上野公园,看到清朝留学生,适时地对他们的肖像进行描写: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作者抓住清朝留学生的“大辫子”肖像特征,入木三分地写出了他们胸无报国之志,思想腐朽,生活糜烂。“富士山”“发髻”的比喻,“实在标致极了”的反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他们极其厌恶和辛辣讽刺。
在仙台医专,鲁迅第一次见到藤野先生,是在藤野先生刚走进教室的时候,鲁迅不失时机地描写了他的肖像: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黑瘦”写出了藤野先生生活的清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写出了藤野先生的学者形象。这里,既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又联结情节,推动情节展开。
5、要学会刻画人物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窥见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如何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
①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其经历、遭遇、处境以及内心变化。
鲁迅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变化。
②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其年龄、命运、个性和不同的情绪。
人物的年龄、命运、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像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该留下生活的印记,或是饱经风霜,或是平和慈祥,或是睿智深邃。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的。有的眼睛充满渴望、期待,有的眼睛写满兴奋、激动,而有的眼睛则透露出无神、绝望……
如托尔斯泰在《复活》中这样写卡邱霞·玛丝洛娃从狱中出庭受审的眼睛:
“两只眼睛又黑又亮,虽然浮肿,却仍旧放光(其中有一只眼睛稍稍有点斜睨),跟她那惨白的脸儿恰好成了有力的对照。”
这是卡邱霞·玛丝洛娃在小说中第一次出场时的肖像(眼睛),那“又黑又亮”“仍旧放光”的眼睛,依然保持着昔日卡邱霞·玛丝洛娃的纯真,而“其中一只稍稍有点斜睨”的眼睛,则隐含着她对社会的不满和蔑视。
人物肖像要生动,需要有灵气,突出特点。比如眼神,面部表情,动作等,最重要的是,需要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